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敦罗布喇什补充法规

敦罗布喇什补充法规

18世纪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部法规名,约制定于1741—1758年。原文为托忒文,抄本见于前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所藏《卫拉特法典》抄本中。1880年俄国学者戈尔斯通斯基译注《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一书问世时,该法典以《在卡尔梅克汗顿杜克达什时代为伏尔加河的卡尔梅克族编订的法规》为名,连同噶尔丹的两项补充敕令,作为该书附录,全部被译成俄文并加注释发表。法典规定藏传佛教为土尔扈特蒙古人共同信仰,严禁僧侣贪女色和酗酒;禁止盗窃,初犯和再犯重笞50,带脚枷一月,并于双颊烙印,三犯则卖至库班和克里木;无论贵族和平民,都必须接受教育,学习本民族文字,否则要受罚一定数量的牲畜;在得知敌人迫近消息时,应立即向王公报告,并挺身御敌,否则王公罚二九牲畜,贵族罚佩带全付鞍套3岁马和4岁骆驼各1匹,名人罚4岁骆驼1峰,贱民罚4岁马1匹;接到出征命令后,必须立即出征,如逾期不至,王公罚牲畜9头,贵族罚4岁骆驼1峰,名人罚4岁马1匹,贱民罚3岁牛1头;倘在出征时中途逃归,也课以同样数量牲畜。涉及内容极其广泛,它是《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是土尔扈特蒙古人为维护自己民族传统和宗教文化的具体体现。是研究18世纪土尔扈特人社会现实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 丁子良

    1870—1935近代新闻家、中医学家。字国瑞,号竹园。北京人。回族。青年时研习中医,颇有造诣。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京到津,在“正兴德茶庄”司帐;常在《直报》、《中外实报》、《大公报》、《爱国正

  • 王嫱

    即“王昭君”(209页)。

  • 元颢

    ?—529北魏宗室。字子明。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孙,北海王※元祥子。永平二年(509),袭父爵,封北海王。史称其“少慷慨,有壮气”。曾任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转宗正卿、光禄大夫。迁都官

  • 延宁

    ①见“耶律奴瓜”(1309页)。 ②见“耶律延禧”(1309页)。 ③见“萧孝先”(1994页)。

  • 卫征和硕齐

    卫拉特蒙古辉特部首领。伊克明安氏。阿勒达尔和硕齐子。驻牧塔尔巴哈台。向为策妄阿拉布坦倚任。康熙六十一年(1722),拉藏汗子噶尔丹丹衷被杀后,娶其妻博托洛克。与罗布藏舒努过从甚密。雍正中,舒努投奔土尔

  • 帕忽

    见“剖阿里”(1905页)。

  • 阿噶旺罗布桑却拉丹

    即“阿旺罗桑曲旦”(1244页)。

  • 摩琳卫

    见“毛怜卫”(360页)。

  • 者线蒙庆甸军民总管府

    元代土司名。至顺二年(1331),与八百等处宣慰司同时建置,其地当在八百媳妇国境内。“者线”可能是“景线”,原为八百媳妇国政治中心所在地,八百媳妇国(兰那国)迁都景迈(清迈)后,景线即建为府。为傣(泰

  • 沙陀突厥

    见“沙陀”(1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