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乌达盟
内蒙古诸盟之一。清代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克什克腾、喀尔喀左翼8部11旗在翁牛特左翼旗境内昭乌达地方会盟,故名。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部为高原状山地,东部为丘陵性台地,西辽河上游老哈河及西拉木伦河流贯,草原广阔,农牧并重。清代直隶理藩院。其地垦放最早,蒙汉间土地及债务纠纷较多,外国传教士居中挑拨,光绪十七年(1891)曾爆发金丹道起义,旋被镇压。已垦地区多析县设治。民国时隶热河特别行政区(后改热河省)。现为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之一,辖2县7旗,盟政府驻赤峰市。
内蒙古诸盟之一。清代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克什克腾、喀尔喀左翼8部11旗在翁牛特左翼旗境内昭乌达地方会盟,故名。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部为高原状山地,东部为丘陵性台地,西辽河上游老哈河及西拉木伦河流贯,草原广阔,农牧并重。清代直隶理藩院。其地垦放最早,蒙汉间土地及债务纠纷较多,外国传教士居中挑拨,光绪十七年(1891)曾爆发金丹道起义,旋被镇压。已垦地区多析县设治。民国时隶热河特别行政区(后改热河省)。现为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之一,辖2县7旗,盟政府驻赤峰市。
元朝末年官吏勒索财物的名目。见“撒花钱”(2492页)。
见“元恭”(228页)。
见“乌古部(332页)。
古沃沮族境内名城。有人认为,其后漏“溇”字,“沟溇”,高句骊语,意为“城”;“买沟溇”,即“买城”,地在今朝鲜咸镜北道之会宁。三国魏正始六年(245),毋丘俭征高句骊,其王奔此避难。一说此为《沃沮传》
?—1801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江宁将军万福之子。由官学生补内阁中书,迁侍读,历御史。乾隆五十年(1785),擢镶白旗蒙古副都统,累迁兵部侍郎。奉命赴山东、湖南、湖北、河南审定刑狱,均称旨,调户部
清代藏族土司,在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嘉绒地区。其祖阿丕原为杂谷土舍。乾隆十三年(1748),土舍杂旺随清军征金川有功,授长官司,嘉庆元年(1796),土司根噶斯丹增姜初,曾随军镇压苗众。土司尔拉瓦死后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钱币铸造。始设于夏仁宗天盛十年(1158)。仁宗命监察御史梁惟忠执掌,铸天盛元宝钱,通行于国中。
东汉南郡潳山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陆山(今湖北荆山、南漳一带)蛮。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率族众起兵,后遭武威将军刘尚镇压,族众7千余口被徙置江夏(今湖北武昌、安陆一带)界内,后称“沔中蛮”或“槃
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记其为高句骊国王家官名序列中之第三等级。位在※“对卢”之下,※“古邹大加”之上。《北史》等所载“大官”十二级中无其名。《三国志》又言,高句骊置官有“对卢”则不置“沛者”
见“土尔扈特南中旗”(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