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显州

显州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附郭州(一说府治在渤海后期移卢州),领金德、常乐、永丰、鸡山、长宁5县。州治故址众说纷纭,今东北考古界力主在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子;或说在该省敦化县敖东城;一说在桦甸县苏密城;旧有说在今牡丹江(旧作呼尔哈河)西南、吉林市乌拉街东南;也有依《辽史》说在今辽宁辽阳市。境内产布,是渤海著名物产之一,为时人所贵。辽灭渤海后府废。辽太祖时将其所辖长宁县民分别迁居辽祖州咸宁县(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石房子村)、今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会合处西,后者仍以原县名置县统之;永丰县民被迁居辽饶州临河县(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南西拉木伦河北岸);辽太宗时将金德、常乐、鸡山及部分长宁民,分别徙居辽阳(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仙乡(治今辽宁海城县西北)、鹤野(治今辽阳市西南唐马寨)、兴辽4县地。

猜你喜欢

  • 刘阏陋头

    晋代铁弗匈奴首领。又作刘阏头。※刘虎子,※刘务桓弟。东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正月,兄卒,嗣位,密谋举兵反代。二月,闻代王拓跋什翼犍引兵西巡,惧,受招谕归降。升平二年(358),因部众多叛离,惧而东

  • 谋速鲁蛮

    见“木速蛮” (257页)。

  • 虚恨蛮

    古族名。乌蛮的一支。“虚恨”意为“高山后面的人”。宋时其住地东接马湖(今四川雷波县),北毗忠镇(四川峨眉县境),南抵邛部川(今四川越西县),即今四川省峨边、马边一带。为马湖37部落之一。绍兴八年(11

  • 柘枝舞

    古代少数民族舞蹈。流行于今新疆和中亚一带。曾在唐代长安盛行,有专业艺人称“柘枝伎”。该舞初为女子独舞,舞姿妩媚、健美,以鼓等伴奏。后发展为双人舞和人数众多的队舞,称“双柘枝”和“柘枝队舞”。

  • 称刺光祖

    ?—1221金大臣。幼名八狗,字仲礼。契丹族。移剌(耶律)氏。平章政事移剌道之子。以荫补閤门祗候、调平晋令、卫州都巡河、内承奉押班,累转东上閤门使,兼典客署今。大安(1209—1211)中,改少府少监

  • 振国

    即“震国”(2490页)。

  • 大元一统志

    书名。元官修地方总志。原755卷,后续修,增至1300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开始修纂,三十一年成书。分建置沿革、坊廓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目。《四库提要》以其

  • 龙鸟支离

    苗族古歌。流行于广西大苗山地区。歌名为苗语,汉意为“向河上游迁徙”。是广西苗族的迁徙史诗。歌词反映其迁徙的原因有:“种麦子七年长不大”,“失火烧了寨”,“欠了官府捐税”等。其迁徙路线中指出的地名,如柳

  • 太初

    ①前秦太宗高帝苻登年号。386—394年,凡9年。 ②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归年号。388—400年,凡13年。 ③南凉烈祖武王秃发乌孤年号。397—399年,凡3年。

  • 品澹睑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治品甸,即今云南省祥云县城区。由南诏王遣子弟镇守。参见“十睑”(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