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曲诺

曲诺

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的被统治等级。彝语音译。“曲”意为“白色”,“诺”即诺伙的前一字,意为在诺伙等级下的“白骨头”(人)。汉称“白彝”或“百姓”。约占总户数的50%。身份世袭。成员不稳定,富裕阿加赎身后可升入此等级,贫穷或犯罪者则要下降至阿加或呷西等级。人身隶属于主子,不能迁出主子的管辖地。承受一定的劳役和财物摊派。逢年过节给主子送半个猪头及酒食等,表明隶属关系。有较多的人身自由,主子不能随意买卖、处死;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占有一些土地、牲畜、农具,有的占有少量阿加或呷西,少数人占有较多财产和奴隶,过剥削生活,成为奴隶主。有家支组织、家支头人和议事会,但附属于诺伙家支,为诺伙的利益服务。遇有战事,要自备武器、衣食为主子效命。为诺伙家支武装的主力。是隶属民,又基本上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猜你喜欢

  • 李德任

    ?—1226西夏皇太子。党项羌族。神宗李遵顼长子,献宗李德旺兄。遵顼立为太子。夏光定七年(1217)十二月,蒙古军渡黄河,围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遵顼出奔西凉,受命留守,遣使请降,蒙古兵始退。十三年

  • 完颜石柱

    ?—1283元朝将领。女真族。完颜氏。同州管民达鲁花赤完颜拿住子。宪宗时,袭父职为征行千户,总管八都军。宪宗九年(1259),从忽必烈征合刺章,随都元帅纽璘攻马湖江。世祖中统二年(1261),授征行万

  • 依玛坎

    赫哲语音译,意为“故事”。赫哲族民间口头相传的一种古老说唱文学。最为群众喜闻乐听,类似汉族北方的“大鼓”,南方的“苏滩”。用词合辙押韵,如同诗歌。长的可说唱多日,短的也能说唱数天。内容大多是歌颂英雄复

  • 右部哈萨克

    哈萨克族三部之一。又称乌拉玉兹、乌拉玉斯(大玉兹)、大帐。 “大帐”或“大玉兹”,实际上势力较其余二部为弱。形成于哈萨克汗国时代。牧地主要分布于吹河、塔拉斯河流域及巴尔喀什湖南岸之七河地区。分辖乌孙、

  • 脦俚寋

    契丹语音译,亦作“忒里蹇”。“皇后”之意。《辽史·后妃传》:“辽因突厥,称皇后曰‘可敦’,国语谓之‘脦俚寋’尊称曰‘耨斡��’。”

  • 抚瑶土官

    畲族地区设置官员名,又称“��官”。明朝于闽、粤交界的畲族地区设置土官,用以管理畲民,征收赋税。因史书上对畲、瑶民族的记载,往往混淆,或称畲族为瑶族,对畲区官吏称为“抚瑶土

  • 必里公万户

    详见“止贡万户”(290页)。

  • 萧朝贵

    ?—1852太平天国杰出将领。广西武宣县东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青年时为生活所迫流入桂平县紫荆山区以烧炭为生。为人刚直,有识有胆,颇受炭工拥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 牛群头站

    元代驿站名。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驿道上的驿站之一。蒙古语称“失八儿秃”,意为“有泥淖”。在今河北沽源县南10余里处。南接偏岭站,北按察罕脑儿站。其地有驿、邮亭、巡检司,住

  • 胡禄屋阙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一作胡禄屋。居碎叶川(今楚河)东。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时(638—641年在位),势渐强,曾起兵反咄陆,败之于白水胡城(前苏联奇姆肯特东)。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