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苏召
见“崇寿寺”(2060页)。
见“崇寿寺”(2060页)。
我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名寺之一。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乡。前身为约在唐宪宗时期(806—820)于大通河附近之本教寺院阳庄寺。元初,在此寺基础上建萨迦派寺院,藏语称“萨什迦贡”。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噶
满语音译。全称“额者库哈番”,即清代“主事”一职。顺治(1644—1661)间,沿明制设六部主事,有堂主事、司主事之分,前者例以满洲笔帖式补授,后者互用满、汉人,皆正六品,5年俸满。刑部十八司主事,分
藏语音译。※封地文书(萨兴噶登)之一种。指原西藏地方政府时代,由达赖喇嘛或摄政盖印颁发的、写明某地或某领主产权及应负担和应减免差役、租赋的文诰。参见“萨兴噶登”(2010页)。
364—425后仇池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前仇池国君主※杨难敌孙杨佛狗之子。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堂兄后仇池国君主杨定率众攻西秦时,受命监国守仇池(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一说成县西
即“西凯”(690页)。
①满族打击乐器。鼓身呈八角形,故名,相传象征八旗。宽约17厘米。鼓框、鼓墙均木制,单面蒙蟒皮。每片鼓墙嵌小钹子,象征24旗佐。其中一墙端系丝绳,中结双纽结,下垂长穗两股,穗色因各旗不同而互异。演奏法或
盛世才统治新疆前期提出的政治纲领。即反帝、亲苏、和平、清廉、建设、民平(民族平等)。是在苏联、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及帮助下,在新疆各族人民长期斗争下,于1934年至1936年逐步制定的。据盛世才解释,它
见“苻生”(1340页)。
壮族地区革命遗址。位于广西东兰县武篆乡所在地。建于清光绪(1875—1908)年间,高约4丈,形为角塔式楼房,红檐绿瓦,檐棱飞龙舞凤雕刻,内分四层,沿梯盘旋而上顶层,可远眺数里内外。原供祀魁星神像,故
明清四川彝族土司名。明洪武(1368—1398)中,岭真伯以元所授邛部州(治今四川越西县东北)招讨使官号归附,改其地为邛部军民州。二十五年(1392),置越巂军民指挥使司。翌年设越巂卫,封岭氏为卫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