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本主

本主

白族特有的宗教信仰。意为本境之主,即一个村镇或一方的保护神。起源于古代多神崇拜,随着时代的前移,信仰的神祗越来越多。白族地区小至10余户的村庄,大到人烟密布的大理城,均立有本主,供奉于本主庙内。有木雕、石雕、泥塑等多种神像,有固定不动的,亦有可移动的,后者节庆时可抬至各村游行,或谓让本主之间走亲访友。每逢本主诞辰,全村举行盛大祭祀活动,杀猪宰羊上供,念经、唱戏为之庆寿,以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个别家庭遇有疾病、出门远行等则随时上供、叩拜请求保佑平安。该信仰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多神性,二是具有浓郁的现实性和人情味。各村择立的本主各色各样,有不分民族的帝王将相和首领,如远自裹树叶尝百草的神农皇帝、锁洪神大禹、征服南中的诸葛亮、药神孟优、唐将李宓及其家属、御史杜光庭、南诏至大理国的诸王及将相、元世祖忽必烈、明将傅友德,近至清初抗清英雄李定国,其中以南诏大军将、白蛮首领段宗榜崇拜的最多,被尊为“中央皇帝”;有自然崇拜之神,如太阳神、龙王、洱河神、雪山神、沙漠王、大石本主等;有图腾崇拜,如白马本主、黄牛本主、白牛本主、猴子本主、壁虎本主等;有英雄崇拜,如斩蟒英雄段赤城、猎神杜朝选、三星太子、大黑天神等;有节义女神,如柏节圣妃、阿南夫人等,甚至以孝子为本主者。本主神既有超人的力量,又有人间社会的种种情趣,如七情六欲、婚姻家庭(如将李宓孙女金花宫主嫁与段宗榜之孙)、爱憎、仇怨,甚至也有争斗、禁忌、怪癖、缺点和过失。人们还为其编造了各种神奇的故事。本主只管人之今生,不管来世。这些特点与佛、道迥异,反映了白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关系。与白族杂居的部分纳西、彝、汉等族因受影响,亦有信奉本主的。

猜你喜欢

  • 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一世

    见“罗卜藏布林拉伊”(1425页)。

  • 琐非速檀

    ※叶尔羌汗国官员。初任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总督。※拉失德汗第四子。1570年受兄※阿不都·哈林汗之命,与马黑麻速檀等进攻吐鲁番,俘马速速檀还,※东察合台汗国亡。在吐鲁番时,曾向明朝遣使进贡。

  • 黄维翰

    ?—1931近代东北民族史学者。字申甫。江西崇仁县(一说湖南长沙)人。汉族。清末乙未年(1895)进士。曾任陆军部主事、候补直隶州知州。光绪三十三年(1907)底,任黑龙江呼兰府知府。宣统二年(191

  • 刘智墓

    在南京中华门外花木乡南北中村。为纪念清初伊斯兰学者刘智(约1664—1739)所建。始建于乾隆(1736—1795)年间,先后于同治九年(1870)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原建有石门柱一对。华

  • 酋望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之重臣。据《新唐书·南蛮传》:其职位在※久赞之下,※正酋望之上,犹试官也,秉政用事,权力极大。尚可兼任※九爽、※三托之官。

  • 达离底部

    见“斜离底”(733页)。

  • 神户关

    见“八关”(22页)。

  • 古日

    藏语音译。意为“轮流候差”。原西藏地方政府时农奴负担的差役之一,轮流候差为来往的政府官员、贵族、寺院上层、藏兵和投递公文人员提供人力、畜力。以部落或村为单位轮流候差,时间1至15天不等,候差期间各村或

  • 闹火把

    苗族丧俗。亦称舅家闹火把。苗族遇有丧亡,依俗须及时向舅家报丧,并在埋葬之前,于庭院或楼门边举行“辩死理”,即闹火把仪式。由丧家与舅家双方请牙郎进行。在场地烧一炉大火,舅方牙郎追问亡者病故原由,指责甥男

  • 大元通制

    元代政书。元丞相拜住等修纂。至治三年(1323)颁行。是仿金《泰和律》例,集世祖朝以来法规法令编纂而成的法令类编。据明焦竑榅《国史经籍志》著录,全书分为88卷。《元史·英宗纪二》载共2539条,包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