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流

李流

248—303

西晋末年蜀地流民起义首领。字玄通。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人,后迁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巴人。东羌猎将※李慕第四子,※李特之弟。少好学,善骑射,被晋东羌校尉何攀举为东羌督。晋惠帝元康(291—299)末年,为避饥荒,与兄等流入益州,获刺史赵廞器重。永宁元年(301),因兄李痒被廞所杀,与李特举兵绵竹(今四川德阳县北)。破常俊,杀赵廞于成都。以平廞功,被晋封为奋威将军、武阳侯。冬,与六郡流民推特为主,自为镇东将军,居东营,号为东督护。率精锐与益州刺史罗尚相峙。太安二年(303)初,攻陷成都小城,谏言特收集猛锐,严为防备,不被采纳。二月,特战死,蜀人多叛,流民畏惧。遂与特子李荡、李雄收余众,还赤祖(今四川绵竹县东北)。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保东营,荡、雄保北营,拒击晋荆州刺史宋岱(一作宗岱)、建平太守孙阜及罗尚军。以特、荡相继死,晋军又至,欲降,遣子质于孙阜处,后经李雄等力战,败尚将,乘胜进围成都,据郫城。九月,病卒。侄雄称王后,追谥秦文王。

猜你喜欢

  • 佛尼勒

    ?—1681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柯齐礼氏。索尔和诺子。初袭父牛录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补西安驻防牛录章京。从征湖广,署夸兰大。康熙八年(1669),升副都统。十三年(1674),同西安将

  • 绵诸戎

    古族名。戎的支。春秋战国时居陇山以西今甘肃清水河西南绵诸水流域。为※西戎八国之一。秦人向西发展,与其发生关系。穆公时西戎八国俱臣服于秦。秦厉共公六年(前471),向秦请援。二十年(前457),与秦战。

  • 那克楚

    参见“那曲”(927页)。

  • 天庆

    ①辽东京详稳、渤海始祖大祚荣裔孙大延琳所建反辽政权兴辽国年号。一作“天兴”。1029—1030年,凡2年。 ②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年号1111—1120年,凡10年。 ③西夏桓宗李纯祐年号。1194—12

  • 远番四卫

    明代对安定、阿端、曲先、罕东四卫的合称,归西宁卫管辖。

  • 鲜卑思磐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鲜卑之一支。以首领思磐领部而得名。居于丹岭(今甘肃山丹南燕支山)一带。东晋隆安五年(401),被后凉吕纂之番禾太守吕超率军讨伐,思磐遣弟乞珍诉超于纂,纂命超及思磐皆入朝。寻吕纂为吕超

  • 牛王节

    土家族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过此节。传说土家士兵在一次征战中,途遇河水暴涨,涉水难行,恰有水牛游来,大家拉着牛尾巴过了河。人们遂定此日,即四月十八日为节。杀猪祭祖,宴请宾客。女儿回娘家,女婿拜岳父母

  • 元诩

    510—528北魏皇帝。515—528年在位。鲜卑元氏(拓跋氏)。宣武帝※元恪次子,母胡氏安定临泾人,司徒胡国珍之女。延昌元年(512),立为皇太子。四年(515),父卒,即位,以年幼,由母灵太后临朝

  • 常志美

    清代伊斯兰教经师、经堂教育山东学派创始人。字永华,或作蕴华。山东济宁人。回族。原籍撒马尔罕。9岁随父入京师(今北京)贡献狮子,而留居中国。或说祖籍江南,后徙山左。早年在陕西从胡登洲数传弟子学习伊斯兰教

  • 火浣布

    又作火布。一种耐火纺织物,类今之石棉布。或脏,以火烧之,则“皎洁凝白”,故曰“火浣布”。产于大秦(即罗马帝国)。常用来交易或贡献。为历代中原王朝所称奇,誉之为“奇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