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佛嵩
东晋十六国时期氐帅。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人。初为东晋平远将军、护氐校尉。统军作战,骁勇果锐。东晋太元十八年(393)八月,叛晋投后秦,与姚崇共败晋追兵,被姚苌封为镇东将军。次年,受姚兴封为侯。二十年(395),率兵救魏,与后燕慕容宝战,获胜而归。隆安元年(397),率军围东晋洛阳不克,徙流民而返。后任尚书。义熙八年(412),为都督岭北讨虏诸军事、安远将军、雍州刺史,率岭北兵讨夏国赫连勃勃,兵败青石北原(今甘肃泾川县西北),被执,断喉而死。
东晋十六国时期氐帅。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人。初为东晋平远将军、护氐校尉。统军作战,骁勇果锐。东晋太元十八年(393)八月,叛晋投后秦,与姚崇共败晋追兵,被姚苌封为镇东将军。次年,受姚兴封为侯。二十年(395),率兵救魏,与后燕慕容宝战,获胜而归。隆安元年(397),率军围东晋洛阳不克,徙流民而返。后任尚书。义熙八年(412),为都督岭北讨虏诸军事、安远将军、雍州刺史,率岭北兵讨夏国赫连勃勃,兵败青石北原(今甘肃泾川县西北),被执,断喉而死。
见“太牢古山” (274页)。
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成吉思灵寝向为蒙古族人民所尊奉。芦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归绥、包头,有西进之势。投降日寇的德穆楚克栋鲁布亦有劫持成吉思陵寝的企图,沙克都尔札布等蒙古王公为使陵寝不落入敌手,于1939年5月
见“帖木儿补化”(1398页)。
古城名。一作大和城。遗址在今云南大理旧县城南15里点苍山脚下,太和村之西,东临洱海。“夷语山陂陀为‘和’,故谓大和。”原为河“蛮”所居。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南诏王皮逻阁(蒙归义)逐河“蛮”,夺据
即“裕勒都斯”(2304页)。
布达拉宫存贮金银物件的仓库。每年举行攒召(法会)之际,达赖喇嘛下山诵经,远近瞻礼人众所递丹书克、金银、绸缎等,除以一半交※内商外,另一半再分三份,二份存贮布达拉外商,一份交大招商库注册,以便支用。每月
又称军马田地、军马田。明代西北地区洮州(今甘肃临潭)、河州(今甘肃临夏)及西宁三卫“纳马之族”(向中央王朝交纳马匹的民族)所垦牧的田地。按政府规定,这些土地可以马代赋,只纳马,不纳粮,不出差科,不编入
古郡名。①秦始皇统一岭南百越地后,析其地为南海、桂林、象郡。汉改为“郁林郡”。②三国置,晋、南北朝因之。统武安等县。治武安县(今广西象州)。屡移潭中县(今柳州)、中留县(今武宣),属广州,南朝梁陈改属
鄂温克语音译,含义有二:①萨满教神灵之一。旧时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信奉。为保护婴儿生命安全的神,偶像是一以白桦树或落叶松木制成的小雀,以犴皮为衣。平时装在玛鲁神(祖神)袋内,或缝在小孩背上保
见“大王院”(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