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柔然汗国

柔然汗国

南北朝时期北方国名。简称柔然。5世纪初柔然第七代首领※社仑所建。社仑继任柔然首领后,率众徙居弱洛水(今土拉河),创立军法,“千人为军,军置将1人,百人为幢,幢置帅1人;先登者赐以虏获,退懦者以石击首杀之,或临时捶挞”。又学中原法制,置战阵,统一柔然各部。先后兼并敕勒(高车)诸部和匈奴余众,建庭于敦煌、张掖之北。北魏天兴五年(402),自称可汗,在中国历史上首先将“可汗”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建立庞大的奴隶制政权。疆域西至焉耆,东接朝鲜,北尽沙漠,南临北魏。永兴二年(410),社仑弟斛律可汗进一步向外扩展,北并※贺术也骨国,东破※譬历辰部。神䴥二年(429),遭北魏太武帝进击,汗庭被抄,敕勒诸部亦反戈相击,大檀可汗西走,部落四散,属众30余万投降北魏。和平五年(464),予成可汗开始用汉字建年号,称“永康”。六世纪初,统治集团为争夺汗位内讧。正光元年(520),可汗丑奴在内讧中被杀,其弟阿那瓌被族兄示发战败,投归北魏,被封为“蠕蠕王”。在北魏支持下,阿那瓌返回漠北亲政,重建柔然政权。孝昌元年(525),助北魏镇压破六韩拔陵起义,北魏准其“赞拜不言名,上书不称臣”。仿效中原官制,设侍中黄门等官。与南、北朝政权均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互结婚好。6世纪中叶,原役属于柔然的突厥兴起,反抗其统治。西魏元钦元年(552),被突厥击破,阿那瓌自杀。柔然王室部分逃至北齐,部分留在漠北。在漠北余众又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立铁伐为主,西部立阿那瓌叔邓叔子为主。北齐天保四年(553),北齐高洋立阿那瓌子庵罗辰为主,继领铁伐部众。五年,庵罗辰反北齐兵败北遁。六年(555),邓叔子被突厥木杆可汗攻破,率余众千余家投归西魏。在突厥的威逼下,邓叔子等3000余人被西魏太师宇文泰交付突厥使者,惨杀于长安青门外,中男以下悉配为奴,柔然汗国灭亡。汗国传18主,历154年(402—555)。国中以游牧为主,兼事狩猎,亦有冶铁、造车等手工业,突厥人为其铁工,后期也兼营农业。以牲畜、兽皮等与北魏等诸国交换农、工产品,与南朝及中亚亦有经济往来。初无文字,“以羊屎记兵数”,用刻木记事。后与南、北朝交往,学习中原文化和汉字,故至后期“颇有学者”。原无城郭,逐水草牧畜,以毡帐为居。6世纪初,始筑城郭,建※木末城(在今蒙古吐沁河之北)。信仰萨满教,后从北魏传入佛教。可汗妻称可贺敦,官号有国相、俟力发、吐豆发、俟利、吐豆登、俟斤、莫何等。汗国世系见“柔然”(1779页)。

猜你喜欢

  • 巴东蛮

    南北朝时巴东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泛称※荆蛮。※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奉节一带。其居地深山险阻,人迹罕至。南朝宋大明(457—464)中,与建平、宜都、天门等郡蛮同举兵。太宗、顺帝

  • 甘南

    地名。位于甘肃省西南部。东接临夏、天水、武都,南邻四川阿坝,西连青海省黄南州、果洛州,北界青海黄南及临夏,辖夏河、碌曲、玛曲、丹曲、卓尼、临潭等县。汉属金城郡,唐属陇右道,元属巩昌路,明属洮州卫,清属

  • 扬割

    见“盈歌”(1714页)。

  • 钟颖

    清末大臣。字彭明。满洲镶黄旗人。乌雅氏。宣统元年(1909),以四川知府及川军协统身份率川军进藏,以平息因赵尔丰被任命为驻藏大臣而引起的西藏上层的不满。六月由川入藏,于江达战败阻挡之藏军,直驱拉萨。三

  • 吉贝

    亦称“古贝”,源于梵语,意即棉花。我国华南和西南民族地区很早就种植多年生棉,《岭外代答》:“吉贝木,如低小桑枝,萼类芙蓉花之心,叶皆细茸,絮长半寸许,宛如柳绵”;魏人孟康注《汉书》:“闽人以绵花为吉贝

  • 也速蒙哥

    ?—1252察合台汗国第三代汗。又译也速忙可。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之子。太宗后乃马真氏称制元年(1242)察合台死后,由孙合剌旭烈兀监国。五年太宗子贵由即蒙古国大汗位后,以舍子传孙为非,废黜合剌旭

  • 汉平夷碑

    东汉碑刻。永元三年(91)立。高1.48米,宽70厘米,上阴刻隶书五行。内容记述是年司马任尚等将兵败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勒泰山)事。是研究汉匈关系的重要历史文物。碑现存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

  • 印票庄

    经营印票生意的商号。清代蒙古王公札萨克向高利贷者借款,所出借据,盖有王公、旗署的官印,称为“印票”。经营此项生意的商号向借贷者赊销货物或借贷银两时,不由赊货或贷款者本人出借条或借据,而由旗的王公札萨克

  • 步萨钵

    又作“慕容步萨钵”。吐谷浑王伏允号。见“伏允”(796页)。

  • 多沙阿波起义

    云南红河地区哈尼、彝、傣、苗、汉各族人民反土司斗争。1918年,在云南猛弄(今元阳县境)和猛丁(今金平县境)两土司境内,爆发的以哈尼族为主联合各族农民、农奴反土司的武装起义。先是,因各族人民不堪土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