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柳条边

柳条边

清代东北封禁地区界线。俗称柳条边、条子边、柳墙等。满族贵族夺得全国政权后,把盛京、吉林辖境部分地区视为“祖宗肇兴”之地。为保护“龙兴重地”,以固“根本”,严禁关内汉族等居民进入打猎、耕垦、采挖人参。同时,“以界蒙古”,防其肆行牧放,故插柳条结边为界。柳条边以土堆至宽、高各约3—4尺为堤,堤上每隔5尺插柳条3株,各株之间再以绳连结横条柳枝,即“插柳结绳”。土堤之外,挖口宽8尺,深8尺,底宽5尺边壕,以防行人越过。在交通冲要设边门21座(后减为20座),每门设防御1员,笔帖式1员,俗称“文武二章京”,下属满汉兵丁数十名,专司边门启闭,“盘诘往来行人”。走向大体沿明边墙。有“老边”和“新边”之分。“老边”又称“盛京边墙”,西南起自山海关,沿旧边墙西至法库境,由六家村北至西三台子,折东北过贾家屯古城堡,东行经北大、小李家窝铺、田家窝铺,达马千屯边门,又东行30余里,经开原城北诸屯至威远堡边门,东行过毛家窝铺、潘家屯、安静沟等屯之北,经十里河、八道冈子村北,达湾子沟出开原境,经抚顺东北,向南经凤凰城(今辽宁省凤城县),直达东南至于海。此段建于顺治年间(1644—1661),全长1900余里。“新边”南起辽宁省开原县威远堡,北达吉林市北法特东亮子山。建于康熙年间(1662—1722),全长690余里。其中“老边”在辽河流域,归盛京将军管辖;“新边”在今吉林省境,归宁古塔将军管辖。道光二十年(1840)后,东北边防弛禁,渐为陈迹。

猜你喜欢

  • 及日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甘孜藏族牧区地方基层组织头人,即村长。一般每一大村均有一人,由大头人委任,任期三年,忠于大头人者可连任。总揽本村寨一切大权,负责召开全村牧民会议,向各村寨传达大头人命令,替大头人催乌

  • 让电姆

    佤语音译。即“沧源崖画”(1135页)。

  • 嘉木样土丹尼玛

    1779—1862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任堪布。藏族。出生于泽云哈团达参地方。从嘉木样剃度出家,并受灌顶,聆听经法。拜华热格西·吉迈旦却为师。11岁入经院学习。14岁从贡塘·嘉贝样受沙弥戒。聆听土观·

  • 涑沫江

    即“速末水”(1840页)。

  • 新疆要略

    即“西陲要略”(705页)。

  • 脉诊概要

    书名。藏文名《札达嘎苏勒》,蒙古医学著作。18世纪察哈尔蒙古药物学家罗布增苏勒和木用藏文写成。26叶,木刻本。主要论述脉诊,附记放血的脉络穴位。作者还著有※《油剂制法》、※《认药学》等著作。

  • 下六工

    清代撒拉族地区名。即清水工、达速古工、孟达工、张尕工、夕昌工、崖曼工。指清雍正八年(1730)后,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期间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撒拉族地区。“工”,突厥语音译,指村镇

  • 淄王

    金封爵,小国一字王号。明昌元年(1190)十二月,太傅徒单克宁受封。克宁先世女真徒单部,随猛安徙山东,占籍莱州(今山东掖县)。原名习显,大定二十二年(1182)赐今名。曾以本路军镇压移剌窝斡,攻宋,取

  • 牙孙

    蒙古语音译,又作牙速。《元朝秘史》译作“骨头”,《华夷译语》释为“骨”。即“族系”之意,为蒙古氏族部落制度下的一种亲族集团。古代蒙古社会的基本因素为斡孛黑(氏族),随着人口繁殖,斡孛黑分衍为若干个,凡

  • 阿禾必

    宋末元初云南元江“罗槃甸”主。哈尼族。元至元十二年(1275)冬,元军进军哈尼族首领统治中心罗槃城(元江),率众坚守城垣抵抗,并屡拒元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招抚。后赛典赤率军亲临城下,迫于形势,“乃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