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会试
清代八旗武科考试名目。辰、戌、丑、未年为正科,凡武乡试遇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恩科。考中者称武贡士。汉军、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应试分别始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雍正二年(1724)、嘉庆二十年(1815)。武举人或文举人愿应武会试者均可报名应试,无论驻防或在京,一律在京应试。考试分内外场,内容为骑射、开弓、舞刀、默写武经等。初有定额,后取消定额数,视应考人数多寡而定。钦定会试中者,可以参加殿试,区分甲第,分别授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止。
清代八旗武科考试名目。辰、戌、丑、未年为正科,凡武乡试遇有恩科,则次年亦举行会试恩科。考中者称武贡士。汉军、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应试分别始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雍正二年(1724)、嘉庆二十年(1815)。武举人或文举人愿应武会试者均可报名应试,无论驻防或在京,一律在京应试。考试分内外场,内容为骑射、开弓、舞刀、默写武经等。初有定额,后取消定额数,视应考人数多寡而定。钦定会试中者,可以参加殿试,区分甲第,分别授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止。
见“纥石烈执中”(945页)。
唐代南诏职官名。为南诏三个掌管赋税官之一。参见“南诏官制”(1594页)。
见“濮”(2580页)。
见“壮戏”(887页)。
古代东南越族一支。亦称瓯越。主要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的瓯江流域一带。其来源主要有越国后裔说和土著说二种。以农业生产为主,擅长造船航海,有断发文身之俗。其名早见于周世,秦并天下后,其首领被废为君长,以其地为
见“标敏”(1570页)。
书名。清末王仁俊撰。2卷,附《西夏文逸目考》1卷。本书搜罗史籍所见之西夏人著述,及西夏对宋、辽、金王朝的表、奏、书、榜等编次成书,虽欠完备,足供参考。本书收入王氏撰《辽文萃》中,有光绪三十年(1904
?—316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沙漠汗子。有勇略,善统军。晋惠帝元康四年(294),叔拓跋禄官即位,分国为三。次年,奉命统领西部,居定襄之盛乐故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是岁,南掠并州(今山西境),
见“阿帕克和卓”(1236页)。
即“阿史那伏念”(12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