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

有三种含意:①全世界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指全世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各个民族特征和民族差别逐步消失,形成为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历史过程。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民族壁垒受到猛烈冲击,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联系日益频繁,民族融合的因素也不断增多。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使民族融合因素的增长受到阻碍。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消灭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建立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和文化联系更加密切,在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上,民族融合的因素逐步得到发展。但是,社会主义阶段不是实现民族融合的阶段,而是民族发展繁荣的阶段。力图用行政手段强制实行民族融合,不仅会妨碍民族融合因素的增长,而且必定损害社会主义事业。只有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胜利实现,阶级消灭、国家消亡以后,全世界各民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繁荣,并趋于一致,一种世界范围的新的共同语言代替了各民族语言,各民族的民族特征已经消失的时候,世界各民族才能最终融合为一体。 ②不同族体的人们在互相交往中形成一个新的民族的途径和方式。如象中国的回族,就是由外来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国的回纥的后裔、蒙古人和汉人等经过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③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论著中,多有把民族融合作为民族同化相同意义使用的。

猜你喜欢

  • 阿奴弟

    云南永宁剌和庄土官。纳西族。明永乐四年(1406),云南右卫官吏到永宁地区招谕西番,至刺和庄。率众随之入贡,并上言,剌和庄有民3千余户,请设官领之,获准,设长官司,命其为长官,并赐印及冠带等。

  • 叱列伏龟

    ?—551北魏、西魏大臣。亦作叱伏列龟,一名摩头陁。代郡西部人。敕勒叱列氏(也作叱利、叱伏列氏,后改为李氏)。先世为部落大人,魏初入附,遂世为第一领民酋长,至龟五世。文武兼备,嗣为领民酋长。正光五年(

  • 陆腾

    ?—578西魏、北周大臣。字显圣。代郡人。北魏东平王陆俟玄孙。先世为鲜卑步六孤氏,后改今姓。少慷慨有大节。初仕魏,曾从尔朱荣平葛荣,以功赐清河县伯。迁通直散骑常侍。及孝武帝元修西迁,受命留邺。东魏兴和

  • 齐钟留

    东汉武都(洽下辨,即今甘肃成县西)氐豪。为群氐所信向,威服诸豪。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配合武都郡丞孔奋平隗嚣族人隗茂之乱。

  • 扎哈喇哈卫

    见“以哈阿哈卫”(399页)。

  • 道拉吉菜

    朝鲜语音译,即桔梗菜。朝鲜族日常生活中的菜肴。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农家多在春、秋、夏采集。有的还晒干贮藏,留待冬季食用。吃时,将其外层硬皮剥去,渍泡在凉水或温水中一、两日,除去苦味后取出,用刀背将其拍松

  • 天安

    北魏显祖献文帝拓跋弘年号。466—467年,凡2年。

  • 傣族家奴制度

    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有关家奴的规定:(1)凡负债者、盗窃者、诈骗者、身体不健康,劳动懒惰者、有罪行未解脱者,均不得接受为家奴。(2)大官员、头人的家奴,其居于农村的父母去世时,只能继承应得的一份财

  • 乌弋山离

    ①西域古国名。又作乌弋。东汉时名排持(《西域图考》云在今波斯国南境、给尔满、法尔斯等地)。不属都护。人口众多,为西域大国。国有小君长,役属于安息。其人善魔术,俗仁爱不杀。地暑热平坦,种植水稻。农业、园

  • 车根

    ?—1638后金时期蒙古茂明安部首领。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布颜图汗多尔济子。嗣为茂明安部部长(《蒙古游牧记》称其时始号所部为茂明安)。天聪七年(1633),台吉达尔玛岱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