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瑞

海瑞

1515—1587

明代著名大臣。字汝贤,一字国开,别号刚峰。广东海南琼山(今海南省海口市)人。回族。福建松溪知县海宽之孙、海瀚之子。幼丧父,家境衰败,母谢氏教诲读书,督责甚严。嘉靖二十八年(1549),以《治黎策》中举。三十二年(1553),出任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儒学教谕,曾拟定《教约》。三十六年(1557)升浙江淳安知县,四十一年(1562)为江西兴国知县,积极推行“一条鞭法”,清丈均徭,屯田安民,平赋税,抑豪强,断疑案,革冗员,著有政绩。四十三年(1564),任户部云南司主事。四十五年(1566)二月,上《治安疏》(时人誉为“直言天下第一疏”),论世宗久不视朝,专事斋醮,触怒世宗,被捕下狱论死。世宗死,获释复官,旋改大理寺寺丞,升南京右通政。穆宗隆庆三年(1569)六月,调右佥都御史、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时逢水灾,乃实施以工代赈,疏浚吴淞江和白茆河,令豪强退田还民,兴利除弊,雷厉风行。任职仅七月,遭官僚权贵诬告,以“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革职,闲居16年。万历十三年(1585)复被起用,历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南京吏部右侍郎、署吏部尚书。发布《禁革积弊告示》。力主严惩贪官、恢复明初旧制、廷杖失职御史。其改革措施因遭提学御史房寰等人阻挠,未得贯彻施行。十五年(1587)病逝南京,谥忠介。一生刚正不阿、不亲权贵,在淳安县任内,不畏权相严嵩淫威,拒不阿附其钦差大臣鄢懋卿;秉公查封江浙总督胡宗宪搜刮的金银;勒令豪绅退还强占的田地;对其救命恩人、原宰相徐阶亦不徇情。为官清正,生活俭朴,素有“海青天”、“南包公”之称。擅诗文,文多直抒胸臆、切中时弊,诗多借物抒情,表白心志,宛如其人。著有《海瑞集》。又善书法,笔法奇矫,颇有骨力。其作今上海博物馆等处有藏。

猜你喜欢

  • 官作

    西夏依附于官田(公田)的农业劳动者。可自立门户,其地位有时发生变化,或被当作赏赐的礼物。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凉州(今甘肃武威)《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记载崇宗李乾顺以官作4户赏赐该寺。

  • 秃巴思

    即“秃巴”的复数(1082页)。

  • 奚六部秃里

    见“秃里”(1082页)。

  • 轮流候差

    旧时西藏地方封建政权为保证各驿站所需人畜差役随派随到而规定的一项制度。由负担※宗解和※萨璀差的※差巴按其负担的耕地※岗墩数,事先派出乘畜、驮畜和人夫轮流到交通要道各驿站等候,以便供持※乌拉牌票的过往官

  • 巴斯奇斯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称巴斯子鄂拓克。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有众1300余户。四十五年(1780),首领岳勒达什因效忠清廷,获金顶。驻牧喀什噶尔(今喀什)城西北图舒克塔什卡伦外,

  • 蒙撒

    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户腊撒(户撒和腊撒的统称)地区的阿昌族自称。亦称“蒙撒掸”、“衬撒”。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由于较早就与汉、白、傣等民族接触与交流,15世纪中叶便学种植水田。手工业也较发达,尤善长打铁,其

  • 八旗拔贡生

    参见“八旗贡监生”(31页)。

  • 伊禅卡兰

    见“玛木特·额敏”(954页)。

  • 差巴

    藏语音译。明时已有此称,意为“负担赋役的人”。藏族农奴制度下构成农牧奴阶级的一个主要等级。人身依附于农奴主,以被农奴主分予少量份地或准予使用草场放牧牲畜,而被束缚于各农奴主的领地上,不准迁徙、逃跑。要

  • 恭陵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陵寝。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己巳,太宗卒于明德宫。三月乙酉祔葬于和陵。位于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源的胡凯山(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境内的老母猪顶子山)南坡。皇统四年(1144),改号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