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史稿

清史稿

书名。纪传体清史未定稿。赵尔巽(1844—1927,汉军正蓝旗人)主编。529卷,1914年设清史馆开始修撰,1927年大致完稿。参加编撰的前后约百余人,以柯劭忞、王树楠、吴廷燮、夏孙桐、金兆蕃等出力最多。分本纪25卷、志135卷、表53卷、列传316卷。记事始努尔哈赤称汗,终清朝灭亡。原本为536卷,今本未收《时宪志》所附“八线对数表”7卷。该书将《清实录》、《清会典》、 《国史列传》等大量资料,汇集整理为比较系统的清史素材,有些资料并非取之常见的史料,更有参考价值。但纂修者皆清朝遗老耆儒,辛亥革命后仍站在清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叙述清朝历史,对是非曲直不能秉笔直书,加之体例不一,繁简失当,并有错漏颠倒之处,故是一部得失互见,瑕瑜不掩之书。1928年首刊1100部,400部运往东北发行,称“关外一次本”。留存北京的700部作了一些抽换,称“关内本”。以后东北再版,称“关外二次本”。三种版本内容稍有差异,有所增删。1976年中华书局点校本,是以关外二次本为底本,并附证三本互异处,较旧本为准。该书是研究清史及满族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 莫昆萨满

    萨满教巫者的一种。通古斯一满语族语音译,“莫昆”亦作“穆昆”,意为“氏族”:萨满“激动不安”或“狂怒之人”的意思,即“氏族巫师”。鄂伦春人又称其为阿娇如(根子,祖先之意)萨满。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

  • 伊希肥道尔济

    见“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二世”(643页)。

  • 元史地理通释

    书名。清末江苏吴兴人张郁文撰。4卷。光绪二十七年(1901)成书。作者以《元史》有关地理记载,殊多谬舛,欲有所订正,乃就所见《蒙古游牧记》、《朔方备乘》、《汉西域图考》诸书与《元史》地理记述之异同,参

  • 佤语音译,意为“老人”。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头人的泛称。又称“函永”(管理寨子的人)和“函痕”(能说会道善于办事的人)。通常是选举产生,由办事公道,能说会道的人充当。各个村寨头人视村寨的大小,多少不

  • 格格克得木勒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旧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阿拉善等地。蒙古语,意为“被抛弃者”,专指离婚的妇女。凡是离婚妇女,通常都不愿再嫁,只有少数人能再婚。有的男子因怕妻子离婚后与有权势者结婚,被嘲笑,故夫妇感情虽

  • 汉军枪营

    清代八旗汉军骁骑营中的鸟枪马甲置此。顺治(1644—1661)间,每逢春季即竖靶于41弓(量地弓,五尺为一弓)之地,令汉军鸟枪兵演习射击。康熙十二年(1673)定,每旗设一营,操练火器;每佐领增设鸟枪

  • 武兴城

    古城名。①位于今辽宁大凌河上游建昌、凌源等县一带。东晋咸康二年(336),鲜卑段部首领段辽将李咏夜袭前燕慕容皝,被其将张萌击败擒拿于此。 ②三国蜀汉筑。即今陕西略阳县。北魏置武兴郡、武兴县、武兴镇,均

  • 丹却嘉措

    ?—1651明末清初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松巴呼图克图一世。出生于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哈拉直沟松巴村。早年步行赴西藏,先在扎什伦布寺学习显密宗,后入哲蚌寺郭莽扎仓学法。后至昌都寺任轨范师,人称“松巴

  • 金史详校

    书名。清末施国祁著。10卷,附史论答1卷。初,或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因兵燹无存,复继续修撰,于同治十二年(1873)成书。作者以20余年之精力,读《金史》凡10余遍,以明代南监本为底本,校以

  • 保住

    明朝军官。亦译巴珠,汉名杨效诚。蒙古族。初为把都帖木儿(吴允诚)部将,居甘肃塞外。永乐三年(1405),受明将宋晟招抚,随同把都帖木儿等投明朝,赐姓名,授都指挥佥事。奉命居凉州(今甘肃武威)耕牧守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