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渥巴锡

渥巴锡

1742—1775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著名汗王。敦罗布喇什幼子。初随父兄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1761)继位后,面临俄国政府日益增强的政治压力,被迫接受旨在削弱汗权的新扎尔固条例。三十年(1765)八月,为抵制俄国向伏尔加河流域大量移民,向阿斯特拉罕省长别克托夫提出抗议。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1768—1769),应征亲率2万士兵参加俄土战争,战绩显赫,但损失亦重。在土尔扈特民族生存面临危急之时,毅然决定武装反抗,东返祖邦。三十五年(1770)秋,自高加索前线归来,于维特梁卡(前苏联阿斯特拉罕省叶诺塔耶夫斯克以北)召开只有策伯克多尔济、舍楞、巴木巴尔、罗卜藏丹增和达什敦杜克6人参加的会议,决定次年开始东返。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1771年1月5日),采取乘敌不备、先发制人的策略,派精锐突袭并歼灭杜丁大尉为首的俄国驻军,率17万余人,分3路迅速抢渡乌拉尔河,摆脱俄军和哥萨克骑兵追击,战胜哈萨克小帐和中帐的骚拢,克服沿途险恶的自然环境,跨越哈萨克大草原,于三十六年六月五日(1771年7月17日)率部抵达伊犁河支流察林河畔,完成东返祖邦的壮举。为妥善解决返归故土的7万余土尔扈特人众的生计,与策伯克多尔济、舍楞等首领于六月十三日抵伊犁会见清参赞大臣舒赫德,并于六月二十五日在舒赫德陪同下启程入觐承德,受乾隆帝多次接见,封卓哩克图汗,管辖裕勒都斯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南路四旗(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三十九年(1774)正月,颁行防盗法纪6条,健全地方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维护了地方秩序的安定。三十九年十二月八日(1775年1月9日)病逝,终年33岁,长子策凌那木扎勒袭位。

猜你喜欢

  • 清宁

    辽道宗孝文皇帝耶律洪基年号。1055—1064年,凡10年。

  • 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

    河西回鹘碑铭。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立。今存甘肃武威文庙内。碑高5米,宽1.5米,厚40厘米。首刻蟠螭,篆书“大元敕赐西宁王碑”8字,下有龟蚨。正面为汉文,背面回纥文,共32行,每行63字。内容叙

  • 可不里

    见“高附”(1907页)。

  • 和硕特中路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恭格族叔父雅兰丕勒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归清,封札萨克固山阿穆尔��贵贝子,建旗。分4佐领,隶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归喀喇沙尔(今焉耆

  • 黄平安抚司

    土司名。明置。宋为府,元因之。明洪武五年(1372),置安抚司,治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旧州,属播州宣慰使司,隶四川。七年,改置播州黄平宣抚司。十五年,改千户所,属播州宣慰司,隶贵州。永乐四年(1406)

  • 帖克思八

    即“八思巴”(25页)。

  • 兀甚

    见“兀慎”(107页)。

  • 五尺道

    古道名。秦并六国后,为把统治势力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令常頞主持开凿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此路北起今四川宜宾,经云南盐津、昭通,南抵曲靖。因山路险峻,路宽仅为五尺,故名。汉武帝时又派唐蒙率

  • 拉让

    藏语音译,意为“上师居所”。始于元代。萨迦派中设有此制,有“四大拉让”。在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下,已演变成为活佛、堪布等上层喇嘛管理其私人庄园、牧场、财物,压迫、剥削广大农牧奴和奴隶,并办理其饮食起居等私

  • 阜康城

    古城名。位于新疆特讷格尔(今阜康县治所)。乾隆二十八年(1763,一作二十四年,1759)置建,供驻兵屯田用。城周5里有奇(一作5里8分)。分设4门:东绥惠、西振武、南丽阳、北宁朔。初为特讷格尔州判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