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

史家对后晋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华北、雁北诸州土地的总称。又称幽蓟十六州。内中幽(后改燕)、云为首府,故名。石敬瑭,沙陀人。原为五代后唐宠臣。清泰三年(936)五月,据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后唐,求救契丹。九月,辽太宗耶律德光亲领兵南下,入雁门,大败后唐军。敬瑭迎见,执手约为父子。十一月,后唐亡,敬瑭受册为大晋皇帝,乃以十六州割让契丹。据《资治通鉴》、《新五代史》、《辽史·太宗纪》所记十六州为:幽(入辽后改燕京、今北京)、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邱北)、涿(今河北涿县)、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新(入辽后改奉圣州,今河北涿鹿)、妫(今河北怀来)、儒(今北京延庆)、武(入辽后改归化州,今河北宣化)、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马邑)、朔(今山西朔县)、蔚(今河北蔚县)。《辽史·地理志》所记略异,无瀛、莫,有平(今河北卢龙)、营(今河北昌黎)。后世史家亦有称石晋赂地,实不止十六州,泰、府、胜、易、景等5州亦在其内(全祖望《燕云失地考》)。自是以往,由辽入金,十六州等地均为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所占据。中原政权,历经后汉、后周、北宋、南宋,其中数次北伐,欲予收复,终因力量不及,皆无成果。

猜你喜欢

  • 白佛族

    见“察罕诺们汗旗”(2478页)。

  • 卡若遗址

    西藏古人类遗址。地在西藏昌都卡若地区,占地约1万平方米。“卡若”藏文作“kharo”,在11世纪的《德乌佛教史》中已记其名,为“四如”建置中的地名之一。1978年开始发掘,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物,代表西

  • 雅卡皮罗

    哈尼语音译。意为“祭祀谷神”。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一种万物有灵崇拜。每年五月的某日,由村寨宗教头人“最玛”率领群众到河边祭龙(谷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毕,由“最玛”带头播种,其后各户才能进行播

  • 北魏平皇帝

    见“拓跋绰”(1358页)。

  • 宏化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鸿化寺、弘化寺,藏语称“作摩卡”,意“犏牛城寺”。在青海民和县转导村。初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宗喀巴弟子释迦也失赴京,封“大慈法王”,途经此地,授记建寺,由其徒释迦崔

  • 糌谢勒空

    藏语音译,意“糌粑事务局”。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专管糌粑的机关。设五品僧俗官员各1人,管家2人,任期3年。专司拉萨传召法会期间向大小僧团发放实物代金或糌粑,并办理政府典礼时所需之油炸糕点。

  • 可令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枯凌河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十一卫同时设立。其地有说在今锦县东南,与老边屯相近,枯凌河即大凌河故道或说可令河即今黑龙江省舒林

  • 乌林答石显

    辽末女真乌林答部首领。孩懒水(今牡丹汇支流海浪河)人。女真族。乌林答氏。金昭祖以条教约束诸部,拒不听命。及昭祖死,与完颜部窝忽窝攻夺灵柩以示强。景祖乌古迺为诸部长时,仍拒不服,攻之不克。遂以其阻绝海东

  • 辽东鲜卑

    ①汉代对游牧于辽东一带鲜卑人的称呼。自汉初,东胡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破,部分余众“远窜辽东塞外”,“别依鲜卑山”,故名。与汉时战时和,战时常入扰辽东,和时则诣辽东受赏赐,往来于

  • 镇远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南部。唐代置梓姜县,隶奖州。宋为邛水县地,属思州。绍兴元年(1131),以黄平城名镇远州,始得名,非今县地。元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治所在今镇远镇。至元十八年(1281),改为镇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