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古斯阿勒坦呼雅格图
清末民初蒙古王公。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人。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31代孙,额尔齐木毕里克子。光绪二十八年(1902),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任伊克昭盟副盟长。1911年辛亥革命时,坚决反对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策划的“独立”活动。民国元年(1912),在郡王旗苏布尔嘎地方召开全盟各旗王公会议,并取得乌兰察布盟的同意,以乌、伊两盟13旗名义反对外蒙古“独立”。袁世凯政府以其翊赞共和,晋升之为和硕亲王。民国五年病卒。
清末民初蒙古王公。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人。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31代孙,额尔齐木毕里克子。光绪二十八年(1902),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任伊克昭盟副盟长。1911年辛亥革命时,坚决反对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策划的“独立”活动。民国元年(1912),在郡王旗苏布尔嘎地方召开全盟各旗王公会议,并取得乌兰察布盟的同意,以乌、伊两盟13旗名义反对外蒙古“独立”。袁世凯政府以其翊赞共和,晋升之为和硕亲王。民国五年病卒。
? —527北魏末羌人起义首领。※莫折太提之子。魏明帝正光五年(524)六月,随父起义,据秦州城(今甘肃天水)。同年,父死,袭领其众,自称天子,建号天建,置百官,大赦。十月,遣都督杨伯年、樊元、张朗攻
古地名。在今陕西宁强县东北(一说勉县西北)。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氐豪杨文德在宋廷支持下,被氐众拥立为主,据此城,自号征西大将军,秦、河、凉(一作秦、河、梁)三州牧,仇池公
一作“发覩”。契丹语,意“铁瓜”。契丹行刑时所用器物。又作“铁骨朵”。以熟铁打制,成8片,互相连接,围成瓜状,故名。中空。以柳木作柄,约长3尺,两头包裹铁皮。行刑时,打数不得超过7下(一记作70)。辽
1331—1399藏传佛教萨迦派细脱拉让支系各僧。《萨迦世系宝库》称尚师大元袞噶仁钦,《汉藏文书》称大阿阇黎袞噶仁钦坚赞贝桑波。藏族。辅教王南喀雷必坚赞之子。为细脱拉让系(即细脱宗室)第二代继承人。将
辽代契丹大字、汉字碑。全称“大辽大横帐兰陵郡夫人建静安寺碑”。碑立于辽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大明城)之静安寺,寺早湮,碑尚存。原碑未确记所立年月,从碑铭中看,大致在辽道宗咸雍八年(1072)。碑额题全
十六国时期汉(前赵)大臣。匈奴呼延氏。初任卫尉。嘉平元年(311),署前锋大都督、前军大将军,领兵2万7千攻晋,于河南连败晋军12次,会刘曜军,破洛阳,执晋怀帝。二年,任右仆射。麟嘉三年(318),汉
?—646隋唐时期地方官员。字明达,号圭璋。高州良德人。谯国夫人洗氏之孙。隋开皇中(一说仁寿初)为宋康令。十一年(591),参与平定番禺俚帅王仲宣之乱,被封高州刺史。仁寿年间镇压潮、成等州僚人起事,迁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全胜州”。亦称那木岭、朗林、那木林、响纳木林、尚那木林。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香曲河流域。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南木林宗。1960年将乌郁、甲错、拉布等宗谿并入该地,改
西魏大统年间氐族起义首领,南秦州(治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氐帅。大统十六年(550),于北谷聚众起兵反魏,各地纷起响应,覃洛聚洮中,杨兴德、苻双围平氐城,姜樊哙占武阶(治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白龙江北岸),并西
见“独逻”(17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