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瓜州节度衙调处土地纠纷案

瓜州节度衙调处土地纠纷案

敦煌吐蕃古藏文文献之一。原件见伯字1078号卷子。按内容此件亦可称“悉董萨部落土地纠纷诉状”。全文37行,系残卷。记载汉人部庸与贵公发生土地纠纷,因不易解决,遂将土地献给藏族官员罗热多赞,后二人由诉讨还所献土地。瓜州节度衙罗热多赞接受所献园田后,几经辗转,最后作为园田之主,经营近10年之久,前后涉及行人部落、悉董萨部落之人,土地又涉及原沙州及今瓜州辖区变化问题,经对有关民户所耕之土地进行查证,税官及押衙核实田契,最后按实情,将土地分别判给上述两人。判文经宗师及副万户长论赞三摩赞盖印。判文分给两汉人各一份。判文后盖有13颗小圆形印,并有3位汉人的签字。此诉状为吐蕃遗存的少量古藏文文献之一,对研究古藏语及吐蕃民事诉讼问题,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辽沈之战

    努尔哈赤夺取明沈阳、辽阳的战争。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初十,努尔哈赤统大军直取沈阳,明守城总兵官贺世贤中努尔哈赤诱敌出城决战之计,统领亲兵千员出城迎战,全军覆没,贺世贤战死。后金军乘机夺取东门,

  • 鄂娃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毛儿盖等藏族地区对村寨头人副手的称谓,即副寨首。通常由部落头人※“洪布”(土官)任命。世袭。职责与“错米”(寨首)相同,有权和寨首一起参加部落头人召开的各种会议,与寨首协商管理寨

  • 罗布桑旺札勒

    清代蒙古族著名僧人。曾到青海塔尔寺拜松巴堪布为师。后返内蒙古,为乌素图召第三代活佛。雍正三年(1725),主持建两寺:一名罗汉寺,内塑有十八罗汉像,塑工精巧,形态逼真;二为法禧寺,是汉藏混合建筑形式,

  • 佛木丕丕尔

    ?—1775清代武官。达斡尔族。姓郭贝尔氏。隶布特哈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以亲军校从征缅甸,后因金川土司拒命,回军助剿。四十年(1775),进逼科布曲时,中炮阵亡,追赠恩骑尉世职。

  • 戛劳

    见“牯脏头”(1665页)。

  • 松岗土司

    清代藏族土司。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嘉绒地区。辖地东与北接卓克基土司界,南临绰斯甲土司,西接壤塘界。始祖原为杂谷土司头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授安抚司职,乾隆十七年(1752),杂谷土司苍旺

  • 谟八里克沙

    见“木八剌沙”(258页)。

  • 逊布尔巴图

    ?—1924清末民初内蒙古伊克昭盟王公。达拉特旗札萨克多罗贝勒之子。光绪二十七年(1901),乘达拉特旗人民因反对天主教失败,被迫赔款之机,鲸吞大批牛羊。三十一年(1905),又在绥远城将军胎谷放垦时

  • 乌思藏十三万户

    元代乌思藏属下13处军政建制,以僧俗首领为万户长进行管理,简称十三万户。世祖中统元年(1260),封土蕃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赐予乌思、藏(即前、后藏)为其封地;又封其弟恰那多吉为白兰王,

  • 子元

    见“移剌子元”(20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