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铁黎
参见“岐黎”(1068页)。
参见“岐黎”(1068页)。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诺伙家支的头人之一。 详见“家支头人”(1947页)。
1770—1844清代甘肃拉卜楞寺第三十六任堪布。藏族。出生于科采拉德阿柔部落之纳杂家。乾隆四十六年(1781),嘉木样临莅该地时,被迎入拉卜楞寺,学习藏文读写,成绩最佳。后精通医药。曾任霍尔仓活佛之
清朝武官。镶黄旗包衣满洲人。富察氏。世居讷音地方。公主下嫁察哈尔王子布尔尼,以其为长史。康熙十四年(1675),察知布尔尼谋叛,密遣弟阿济根赴京呈奏。旋布尔尼叛,速回京领兵击之,事平,以功授二等阿达哈
即“脱斡怜军民万户府”(2084页)。
宋至清对部分黎族的称谓。最早见于《桂海虞衡志》:“(海南)有黎母山,诸蛮环居四傍,号为黎人,内为生黎,外为熟黎”。指居处接近汉族地区,较早接受汉人经济文化影响,不少能半通汉语,时出与汉人互市,先后归属
吐蕃※达布聂西赞普(松赞干布之祖父)时大臣。曾创议并制造升、斗及秤,以称粮油。此前吐蕃无交易之信物标准。自是使吐蕃产生衡量之制,对促进吐蕃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故藏史称其为※“吐蕃七良臣”之第三位。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温都赤”、“兀勒都赤”、“伊勒都齐”。《元朝秘史》释为“带刀者”。《元史·兵志》:侍上带刀者,曰云都赤。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见“白苏尼咥”(605页)。
哈尼族他称。元李京《云南志略》:“斡泥蛮,在临安西南五百里,巢居山林,极险。”在今红河州南部至元江一带。《元混一方舆胜览》临安道宣慰司载:“斡泥部归附后,合思他(陀)、伴溪、七溪三部立斡泥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