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皮逻阁

皮逻阁

698—748

唐代南诏第四世王。又作魁乐觉、蒙归义。乌蛮,姓蒙氏。※盛逻皮之子。开元十六年(728),父卒,继王位。初仅为蒙舍诏(南诏)一诏之主,后赂通剑南节度使王昱,获唐支持,于开元十八至二十五年(730—737),相继征服、兼并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施浪诏、邆赕诏,统一六诏,自称云南王。二十六年(738),以武力驱逐洱河蛮,击败吐蕃。入朝,获唐帝礼遇,授特进,封越国公,又遣中人册为云南王、开府仪同三司,赐名“归义”。扩建太和城、大厘城。开元二十九年(741,一作二十七年),自蒙舍川图山(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西北图山)迁居太和城(今云南大理旧县城南15里太和村),立龙首(又称龙口)、龙尾二关。天宝二年(743),筑阳苴咩城(今大理旧县城西)。五年(746,或作四年),遣孙凤伽异入朝,备宿卫,唐授以鸿胪卿,妻以宗室女,赐龟兹乐一部。后数度遣使入朝,加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及政治联系,对南诏的建立及其初期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卒,子阁罗凤继王位。

猜你喜欢

  • 敦罗卜旺布

    见“敦罗布旺布”(2270页)。

  • 崇兴寺双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位于东京道显州城内(今辽宁北镇)。始建于辽,元、明、清历代维修。为今保存最完整的辽制双塔。塔后为清代重修的崇兴寺,今塔随寺名。以寺为中心,双塔东西对峙,间距43米,形制基本相同,

  • 阿不沙

    即“夹谷清臣”(749页)。

  • 比棍

    清代八旗录取成丁者之简易方式。凡编审人丁,有以及龄者入册,亦有以身高5尺以上者入册,各时期京内外办理原不一致。宁古塔将军(康熙元年至十五年,1662—1676)巴海,每届3年则出告示,令满汉幼丁按期至

  • 乃宁寺之战

    藏族军民反抗英侵略军的战斗。清光绪三十年(1904)六月下旬,英军侵入江孜后,力图攻取交通线上的重要据点乃宁寺。前线代本米林巴和民兵首领顿热娃指挥昌都、塔布和工布僧俗民兵800名,据寺抗击侵略军,在寺

  • 光憨

    见“昆憨”(1409页)。

  • 事林广记

    书名。元刻本题《新编纂图增新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南宋末陈元靓编,元人增补。分前、后、续、别4集,42卷,51类。内容极为广泛,是一部民间日用百科全书。所录元代资料较多,计:前集卷3有《大元混一图》;卷

  • 巴兰杜克汗

    见“穆伦德克汗”(2560页)。

  • 哈拉墩

    见“皮朗古城”(671页)。

  • 白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旧称民家族,部分被纳西族称为“那马”,傈僳族称为“勒墨”。贵州部分被称为“七姓民”或“罗苴”。1956年正式定名为白族。现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