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

1075—1128

辽天祚帝。辽朝第九代皇帝,即末代皇帝,1101—1125年在位。字延宁,小字阿果,又作阿适。契丹族。道宗孙。因父濬受冤屈死,道宗又无他子,故自幼倍受珍爱。大康六年(1080)三月,6岁时,封梁王,加守太尉,兼中书令。九年(1083)十一月,进封燕国王。大安四年(1088)六月,知中丞司事。七年(1091)十月,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北南院枢密使事,加尚书令。寿昌七年(1101)正月,道宗卒,奉遗诏即位,尊号“天祚皇帝”,改元乾统。为父昭雪,搜捕耶律乙辛余党。三年(1103)十一月,赠号“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拒谏饰非,穷奢极侈,盘于游畋,信用谗谄,纲纪废弛,人情怨怒”(范仲熊《北记》)。内外矛盾重重,起义不断。即位当年即发生赵钟哥攻打皇宫事件。天庆三年(1113)闰四月,爆发李弘起义。五年(1115)二月,饶州(今内蒙古林西县樱桃沟村)渤海人古欲拥骑3万反辽称王,其势颇壮。六年正月,东京少年杀留守起义。渤海人高永昌据东京(今辽宁辽阳),自称大渤海皇帝,攻取辽东50余州,声势浩大。二月,汉人侯概聚众万人在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起兵,攻占高州(今内蒙赤峰哈拉木头),袭击川州(今辽宁北票东北黑城子)。七月,春州(今内蒙古突泉县双城子)渤海2千户反叛。八月,乌古部叛。七年二月,涞水贫民董庞儿聚众万人起义,转战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武(今山西武寨)、朔(今山西朔县)等州。八年正月,东路诸州义兵蜂起。五月,汉人安生儿、张高儿聚众20万起义,攻懿州(今辽宁阜新塔营子)。九年二月,张撒八在中京发动射粮军起义。内忧不止,外患又起。天庆四年(1114),属部女真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七月,攻打重镇宁江州(今吉林扶余附近),首战告捷,继攻陷咸(今辽宁开原)、宾(今吉林农安红石垒)、祥(今农安万金塔)等州。五年八月,亲率15万大兵征讨。因辽军内讧,副都统耶律章奴兵变,遭女真袭击,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七年(1117)十二月,复败于蒺藜山(今辽宁阜新北)。次年,与金议和,未果。十年(1120)五月,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留守挞不也降金。统治内部又生内讧,元妃萧贵哥嫉诬文妃萧瑟瑟伙同妹夫耶律余覩谋另立,十一年正月,文妃赐死,余覩率军降金,告之辽军内幕,加速辽统治的崩溃。时宋金订“海上之盟”,联合攻辽。保大二年(1122),中京、云中(今山西大同)相继失陷,率残部逃夹山(今内蒙古武川西)。与南京(今北京)失却联系,驻南京臣将立其叔耶律淳为“天锡皇帝”,建“北辽”,降封他为湘阴王,十二月,南京失陷,北辽亡。次年五月,子耶律雅里于沙岭称帝,改元神历,数月亦亡。四年(1124)七月,耶律大石分兵西去,自立为王。五年(1125)二月,在应州(今山西应县)新城东为金将完颜娄室俘获,八月,送至金,降封海滨王,后病卒。

猜你喜欢

  • 阿兴喇嘛

    ?—1636明代至蒙古传教的第一位格鲁派(黄教)藏僧。本名锡喇布,藏文史籍作佐格阿升喇嘛,蒙文史籍又作阿哩克喇嘛。出身于安多地方的萨木鲁家族。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母近亲,故称阿兴喇嘛(意为舅喇嘛

  • 保和

    唐代南诏国第十代王晟丰祐年号。一作保合。824—840年,凡17年。

  • 周行逢

    ?—962五代末宋初官员。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少不事产业,以骁勇累迁裨校。后周广顺二年(952),乘楚王马氏兄弟争国,朗州乱,与节度副使王进逵、行军司马何景真率舟师破潭州,据其城。三年,领集州刺

  • 月氏

    ①西域古族名。一作月支。周秦至汉初,游牧于敦煌、祁连间。其族属,《魏略·西戎传》称其为羌,《旧唐书》谓其为戎。学术界则众说纷纭:有突厥说、雅利安人说、伊朗族说等。王国维认为《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氏,

  • 后秦太祖

    见“姚苌”(1172页)。

  • 刀暹答

    1351—1413明代云南西双版纳※召片领(意为“广大土地之主”)。傣族。车里军民宣慰使※刀坎长子。明洪武二十四年(傣历753年,1391),父卒继职,任宣慰使。时领地扩展至勐勉(普洱),分封诸子世守

  • 龙州军民千户所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官署名。参见“松潘等处安抚司”(1298页)。

  • 颜齐

    见“燕齐”(2545页)。

  • 布喇干呼图克

    成吉思汗陵(八白室)祭祀用的灵物。蒙古语音译。“布喇干”意为“貂”,“呼图克”意为“神圣”、“尊贵”、“幸福”、“吉庆”等。该灵物由貂皮和五色绢绸组成,蓬松地扎在一起。平时置于成吉思汗灵柩东西两侧。每

  • 叮冷

    傣语音译,意为“门户”。明清以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一种按户向封建王朝均摊负担的单位。应征负担计有“正项”、“条偏”、“火耗”、“解费”、“蔗门”、“硬巴”、“接驾”等。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各项担负,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