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阮

耶律阮

919—951

即辽世宗。辽朝第三代皇帝。947-951年在位。小字兀欲,又作隈欲、乌云。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孙,人皇王※耶律倍长子。史称其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予,有众望。自幼备受辽太宗耶律德光珍爱。会同九年(946),从太宗伐后晋,直下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亡后晋。大同元年(947)二月,受封永康王。四月,回军途中,太宗卒,在镇阳(今河北栾城北)被随军将臣拥立为帝,仓促继位于灵前,“始举哀成服,既而易吉服见群臣,不复行丧,歌吹之声,不绝于内”(《资治通鉴》卷287)。此举惹怒祖母淳钦太后,以其父耶律倍走投外国,逆人之子不当立为由,率三子耶律李胡将兵抗击。两军在横渡隔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列阵,大战一触即发,后经重臣耶律屋质从中斡旋,方约和罢兵。未几,以“有告李胡与太后谋废立”(《辽史》卷72)罪,将其幽禁于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诛其党划设、楚补里等,夺位之争方平。八月,尊母萧氏(人皇王耶律倍妃)为皇太后,以太后族剌只撤古鲁为国舅帐,立详稳(官名)以总领。新置北院枢密使,以心腹耶律安抟为之。九月,行柴册礼,上尊号“天授皇帝”,改元天禄。追其父为“让国皇帝”。封安端为明王,主东丹国。封察割为泰宁王,刘哥为惕隐,高勋为南院枢密使,组成统治中枢。即位后继续对中原用兵。天禄三年(949)十月,发兵攻克贝州(今河北清河西)高老镇,徇地邺都、南宫、堂阳,杀深州刺史史万山。四年十月,亲统兵陷安平、安丘、束鹿等城。五年正月,中原郭威弑后汉主自立,建后周,刘崇不服,在太原自立,六月,崇为后周所攻,向契丹遣使称侄,乞援求封。乃遣燕王牒蜡、枢密使高勋册崇为“大汉神武皇帝”,举兵伐周。在位期间,政局不稳,内部反叛不断。即位第二年(948),堂弟耶律天德、妹夫萧翰和同族伯父耶律刘哥、耶律盆都联合谋反,事泄,未果,诛天德、杖萧翰,谪刘哥,罚盆都远使辖戛斯国。天禄三年(949),萧翰与公主阿不里约明王安端,再次谋反,事败,斩萧翰,阿不里下狱死。五年(951)九月,率军伐后周,至归化州祥古山(今河北宣化境),祭父亡灵,酒醉,被安端子察割联合盆都、牒蜡及六院大王郎五发动政变所杀。葬显陵之西山(今辽宁北镇西南)。应历二年(952),谥“孝和皇帝”,庙号世宗。圣宗统和二十六年(1008)七月,增谥“孝和庄宪皇帝”。

猜你喜欢

  • 匐你

    突厥汗国官号。其意谓“酒”。《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谓酒为匐你,”故有“匐你热汗”,热汗掌监察非违、厘整班次。据法国学者

  • 拓拔木末

    见“拓跋嗣”(1358页)。

  • 苻宏

    ?—405十六国时期前秦太子。字永道。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子。前秦永兴元年(357),坚即位后,以母贵,封为皇太子。建元二十一年(385),长安遭西燕攻击,坚出奔五将山(今陕西岐山县

  • 妥懽贴睦尔

    1320—1370元朝末代皇帝。又译妥懽帖木尔、妥懽帖不耳、妥懽帖睦尔、妥欢帖穆尔。蒙古孛儿只斤氏。明宗※和世㻋长子。天历三年(1329),父被文宗图帖睦尔毒害后,于至顺元年(1330)

  • 灵关道

    古道名。又作零关道、零官道、西夷道、洱海道。汉武帝(前141—前87在位)时,为加强中原与西南民族地区的联系,命司马相如筑,自今四川大渡河南岸通向西昌平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通灵关道,桥孙水(

  • 胡来

    见“乌古迺”(332页)。

  • 段奈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称波儿哈都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第六子。驻牧于张家口以北马肺山一带,距明塞200余里。隆庆五年(1571),明蒙通和,受明封为指挥佥事。在山西新平市口与

  • 胤禛

    1678—1735清朝皇帝。满族,爱新觉罗氏。原名允祯。康熙帝※玄烨第四子。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康熙三十五年(1696),从帝征噶尔丹,统率正红旗大营。三十七年,封贝勒,四十八年,进封

  • 瑶族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有“勉”、“甘迪门”、“坳标”、“拉加”、“炯奈”、“金门”、“藻敏”、“布努”等不同自称和“盘瑶”、“过山瑶”、“茶山瑶”、“花蓝瑶”、“背篓瑶”、“八排瑶”、“板瑶”、“白裤

  • 富俊

    1749—1834清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卓特氏。字松岩。乾隆翻译进士。五十七年(1792),由礼部主事升员外郎,后迁郎中,内阁蒙古侍读学士。六十年(1795),迁内阁学士。嘉庆元年(1796),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