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尼特部

苏尼特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十六世孙图鲁博罗特,由杭爱山徙牧漠南,传至其孙库克齐图墨尔根台吉始号所部之名。初服属察哈尔,因不堪林丹汗侵虐,其孙绰尔衮和塔尔巴海徙牧喀尔喀依车臣汗。自天聪九年(1635),屡向后金贡方物。清崇德三年(1638),绰尔衮子素塞率众归清。次年,塔尔巴海子腾机思等归清。六年(1641),封腾机思为札萨克多罗郡王,掌左翼旗,牧地在固尔班乌斯克河。次年,封素塞为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掌右翼旗,驻萨敏锡勒山。两旗均隶锡林郭勒盟。

猜你喜欢

  • 韩雍

    1422—1478明朝将领。字永熙。长洲(今属江苏苏州市)人。回族。正统七年(1442)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翦除贪官污吏。参与镇压处州(今属浙江丽水县)叶宗留及邓茂七起义。景泰二年(1451)擢广

  • 风轮

    藏传佛教名词术语。《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笼哥儿,华言风轮也。”藏语Hlung khor,意为“风轮”,举行法事时,书写经咒于布,制成圆筒,中贯以轴,插于屋

  • 吉牙西

    萨满教神祗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意为“赐给好运气的神”,故又称财神。传说是主管牲畜的神。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境内鄂温克人旧时信仰和祭祀的神之一,内蒙古、黑龙江省境内的鄂伦春、达斡达等族也供奉之。鄂温克人认

  • 札萨克

    官名。亦作扎萨克。蒙古语音译,源出“扎撒”(法令)一词,意为“执掌政令者”、“尊长”。清代外藩蒙古各旗旗长的称呼,也是旗的封建领主。由清政府从旗内王公中委派一人充任,直隶理藩院,受中央监督。下设协理台

  • 者舌

    西域古地名。见《魏书·西域传》。即《隋书》、《新唐书》石国,唐代又作柘支、柘折、赭时,《经行记》作赭支。《元史·西北地附录》作察赤,《明史》称达失干,《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作塔什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共

  • 内大相

    见“曩论掣逋”(2589页)。

  • 俟勤

    见“俟斤”(1689页)。

  • 西部哈萨克

    哈萨克三部之一。又称奇齐克玉兹、奇齐玉斯(小玉兹)、小帐。因位于哈萨克草原西部,故名。形成于16世纪初年。虽称为“小帐”、或“小玉兹”,实则势力最大。夏牧地主要分布于乌拉尔、托博尔两河、伊尔吉兹河、图

  • 喀尔喀左翼部

    蒙古部名。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六世孙格哷森札札赉尔始称所部为喀尔喀。至其玄孙衮布伊勒登,为喀尔喀西路台吉,隶札萨克图汗。清康熙元年(1662),札萨克汗部发生内讧,汗旺舒克被同族罗卜藏台吉额璘沁所杀,部众

  • 更庆寺

    萨迦派(花教)寺庙。意为“大寺庙”。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欧普隆沟。清雍正七年(1729)由德格十二代土司却吉登巴才仁所建,为康区最大寺。兴盛时有僧众600—700人,土司兼寺主,实行政教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