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苗语支

苗语支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支之一。包括苗语和一部分瑶族说的布努语、巴哼语、炯奈语等4个语言。使用人口约计有635万。另外,还有一部分自称“唔奈”、“优诺”的瑶族,他们使用的语言接近巴哼语,是巴哼语的方言还是两个独立的语言,待定。主要特点:声母多,韵母少;一般都有带鼻冠音的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小舌塞音和清鼻音、清边音声母比较普遍;一般只有一个鼻音韵尾-n或-,没有塞音韵尾;元音不分长短、松紧;声调系统与汉语的大致相当,古代4个声调,后来由于声母的清浊又各分为阴、阳两类调;词根都是单音节的;合成词多为修饰式的,带前加成分的合成词比较普遍;有相当数量的汉语借词;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动词没有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形容词作定语,除少数几个词外,在中心语后;指示代词作定语和名词作限制性定语时,除个别语言外,都在中心语后;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作谓语的动词后。4个语言之间,语音面貌和语法现象相近,差别比较大的是基本词汇,相互间交际通常用汉语。

猜你喜欢

  • 甘州回民抗清斗争

    清初回族反清斗争。顺治五年(1648)四月,甘州副将米剌印与丁国栋等人,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发动回汉人民起兵反清,杀死清巡抚张文衡与大批文武官员,以“反清复明”为号召,拥明延长王朱识�&

  • 高庆裔

    ?—1137金初重臣。一作高庆绪。渤海人后裔。天会六年(1128),随金左副元帅完颜宗翰攻宋,为通事。军至山东曲阜,有人将掘孔子墓,他以孔子为古之大圣人,谏止,使阙里得全。七年九月,知云中(治今山西大

  • 辽陵石刻集录

    书名。伪满奉天图书馆编纂。凡6卷。1934年刊行。辑录当时已出土的全部契丹小字资料,并反映当时对契丹小字研究的水平。卷一为金毓黻写的绪言,卷二是影印的辽庆陵出土的汉字和契丹小字的皇帝与皇后的哀册以及其

  • 归德千户所

    明代西北卫所名。其地元时为贵德州,属吐蕃宣慰司。入明后,于洪武八年(1375)正月改置归德守御千户所。治所在今青海贵德。是年五月,其地吐蕃诸部往河州(今甘肃临夏)市马,与明通互市。永乐九年(1411)

  • 岱青卓里克图

    见“车凌乌巴什”(281页)。

  • 蒙州

    渤海王国置。为东平府所辖5州之一,领县仅知有紫蒙县。辽灭渤海后,其民大部分被辽太祖迁居今辽宁康平县境,置祺州(治所在今康平县东南)以统之;所领紫蒙县民被辽太宗迁居今辽宁辽阳市附近,仍以原县名置县治之。

  • 岭表录异记

    即“岭表录异”(1395页)。

  • 撒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三年(1405)二月设置之撒力卫,分别作萨里河卫、萨里卫。

  • 札拉克

    见“察拉克”(2473页)。

  • 括里

    金代海陵王末年起义领袖。名又记作瓜里。契丹族。初为咸平府谋克。正隆六年(1161),西北路招讨司译史撒八举行起义,山后四群牧起兵响应,他率部自山后逃归,被咸平府少尹完颜余里野疑为参与起义,家属被捕,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