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裴颋

裴颋

渤海王国大臣、诗人。两次使聘日本。唐中和二年(日本元庆六年,882)冬,受国王大玄锡派遣,以文籍院少监率105人访日。十一月抵日加贺登陆,日廷令地方官款待,但禁与国人私易货物。日天皇闻其高才硕学,风仪甚美,以前所未有之礼仪待之,征北陆诸郡海产与飞禽等肴物送加贺供食,下令修葺其入京所经沿途官舍、道路桥梁,掩埋尸骸,派大臣为郊迎使和掌客使迎接。翌年五月,入日京城,向日皇呈国书,赠礼物,日皇答以宴迎,令教坊1138人先后出舞,授以官爵,同观骑射,赐衣。又特派长于诗文的菅原道真、岛田忠臣等30位重要官员陪伴接待。宾主赋诗唱和,相处甚密。菅原道真称其有“七步之才”。在日京城期间,日内藏寮还至其住处鸿胪馆与使团交易珍货。是月,携日皇复书与信物返归。唐乾宁元年(日宽平六年,894)冬,以文籍院监再次使日。同行105人。十二月抵日,五月入日京城,接待礼仪一如前例。与营原道真、纪谷长雄等再次相见,重叙旧谊,赋诗酬谢。有子名璆,为渤海重臣,善诗文,累膺使命。

猜你喜欢

  • 札喇嘛

    见“丹必占灿”(378页)。

  • 卯里孩王

    见“毛里孩王”(360页)。

  • 拜延

    ?—1282元朝将领。唐兀氏。河西人,※火夺都子。世祖时,父死,袭千户职。至元九年(1272),制授征行千户。次年,迎击宋攻成都军,从攻嘉定,取泸、叙,攻重庆,数有战功。十二年(1275),任东西两川

  • 阿雷泉会盟

    蒙古国建立前与铁木真(成吉思汗)抗衡的诸部联盟。宋庆元六年(1200),蒙古部铁木真与克烈部王罕大败泰赤乌部于斡难河(今鄂嫩河),声威大振,诸部皆畏威不安。哈答斤、散只兀、朵儿边、塔塔儿、弘吉剌(一说

  • 优台

    高句骊国官号。始见于《后汉书》,《三国志》作“优台丞”。南北朝前诸史《高句骊传》皆载,为高句骊国官名序列中的第六等级,位在※“主薄”之下,※“使者”之上。《北史》以后诸史所记十二等级“大官”中,无此官

  • 后秦太祖

    见“姚苌”(1172页)。

  • 潘六奚

    见“破六韩”(1847页)。

  • 也摄丹丕嘉灿

    即“伊希丹毕坚赞” (812页)。

  • 弥姐羌

    ※西羌的一支。原居河湟地区。东汉时向内郡迁徙,分布于关中、陕北等地。晋、十六国时期,有一批以“弥姐”为姓氏者活动于西北地区,如弥姐高地、弥姐婆触等。隋代《邑主雷惠祖合邑子弥姐显明等造像记》和《邑主弥姐

  • 结约其约

    藏语音译,意“有生有死”,西藏牧区牲畜租赁形式之一。其中以牦牛租赁者,又称“协”。与“结美其美”对称。其特点是“租赁关系不限于封建领主与牧奴之间,大都为出租、承租双方自愿,均以实有牲畜为基数,遇灾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