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倾山

西倾山

古地名。又作西顷山、西强山、西豮山、西羌山、罗插普喇山。因原为西羌所居而得名,讹为西倾山。《汉书·地理志》陇西郡临洮“洮水出西羌中”,“《禹贡》西倾山在县西”。位置东起今甘肃碌曲、玛曲,西北至青海同仁、尖扎,东北去甘肃临潭县300余里。西北—东南走向。属秦岭西端,黄河及其支流洮河、白龙江分水岭。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西汉时陇西塞外羌、钟羌等部居于此,汉设陇西南部都尉治之。东汉初部分先零羌迁居于此。永初元年(107)西羌大起义爆发,先零别部滇零与钟羌联合进入陇西郡。十六国时期,西秦、南凉在此进行激烈争夺。后为吐谷浑所占领,吐谷浑王阿柴(才)登此山观垫江源,并于此筑※西强城。

猜你喜欢

  • 沙班子中

    见“沙班”(1125页)。

  • 酸斋乐府

    散曲集。元代畏兀儿文学家※贯云石(1286—1324)撰。1卷。云石,本名小云石海涯,字浮岑,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成斋、疏仙等。能骑射,精通汉语,善草隶书,工诗文,尤以散曲驰名。元人称散曲为“今乐府

  • 也孙帖木儿

    见“也孙铁木儿”(143页)。

  • 駞满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陀满。来源于部名。居咸平路(治今辽宁开原县北)等地。

  • 可突干

    见“可突于”(492页)。

  • 护印夫人

    明清时壮族婚俗。流行于广西左右江一带壮族土司中。土官娶妻,以五色缨络盛土司官印为聘。过门时,新娘悬印于项下。婚后,此印即归其妻掌管,故名。土官为其妻筑高楼以居之,称“印楼”。民间纳赋税满千钱者,需另给

  • 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军民事务。下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吐蕃等处为其一,秩从二品,置宣慰使5员。治河州(今甘肃临夏)

  • 元斌

    ?—553东魏、北齐官员。字善集。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魏献文帝※拓跋弘曾孙,高阳王※元雍孙,太常卿元泰之子。少袭祖爵,历位侍中、尚书左仆射。英仪貌、性宽和,居官谨慎,颇为齐文襄帝高澄爱赏。齐天保(5

  • 段赤城

    唐代南诏除蟒英雄。白族先民。叶榆(今云南大理)绿桃村石匠(或作铁匠、牧羊人、农民等)。始载于《白古通纪》,后为《南诏野史》、《滇云历年传》、万历《云南通志》、《滇略》、《僰古通纪浅述》和各种方志转述,

  • 盗红绡

    元杂剧剧本。杨景贤创作。景贤,蒙古族,从姊夫姓杨,一字景言,号汝斋。居杭州。善弹琵琶及作谜语。对杂剧创作和舞台实践均有经验。曾创作《刘行首》、《西游记》、《玩红楼》、《天台梦》等杂剧18种,此剧本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