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域都护

西域都护

官名。宣帝神爵三年(前59)置。为汉驻西域最高地方长官。职责主要为保护屯田,兼护南北两道。官署称西域都护府,治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策大雅附近)。直属中央政府,由汉廷委派骑都尉或谏大夫担任,秩比2千石。一般任期3年。辖西域36国,后增至50国。郑吉为第一任都护,历任凡18人。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后,西域不通,都护废。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重置,治龟兹它乾城(今新疆新和县西南)。章帝建初元年(76)废。和帝永元三年(91)复置。安帝永初元年(107),因河西羌族起义,阻断西域道路,故废。后前凉张骏、后凉吕光,曾先后于高昌置西域都护与西域大都护。

猜你喜欢

  • 伯帖木儿

    元朝将领。钦察人。初任宿卫哈刺赤、佥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随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征叛王乃颜,于合泐合河(今哈拉哈河)、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大败叛军。次年,随皇孙铁穆耳败哈

  • 青藏冲突事件

    1931年8月,英驻锡金行政官噶乃木魏阿抵拉萨策动藏军进攻青海,以实现建立“大西藏国”的图谋。同年年底,藏军陈兵青海边缘,并于1932年1月进犯玉树,3—4月,攻占大小苏莽、囊谦,并云集结古界。南京政

  • 势都儿

    见“失都儿”(590页)。

  • 夏不鲁罕丁

    1228—1370元代伊斯兰教经师。本名不鲁罕丁。查者例绵(今伊朗卡泽伦城)人。大商人。元皇庆年间(1312—1313),随贡使来泉州,住排铺衔,修回回教(即伊斯兰教),受邀主持清净礼拜寺,任“摄思廉

  • 吉林摩崖

    刻石题记。亦称阿什哈达摩崖。位于吉林市东南15公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上。为明代两摩崖文字刻石。第一刻石刻于断崖绝壁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刻石范围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第二刻石在第一刻石西3

  • 倪属利稽

    唐代黑水靺鞨勃力部首领(一说为黑水靺鞨首领)。开元十年(722)朝唐,唐于其地置勃利(即“伯”同音异译,为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州,命为州刺史,后又授中郎将。是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居民中见于史载的第一位中央

  • 色目人

    元朝划分的四种民族等级之一。此词源于唐代,意为“各色各目”、“诸色名目”、“种类”等,有时亦指“姓氏稀僻者”。元代成为对西北各族、西域以至欧洲来华各族人的统称。元朝承金朝民族分等之制,将治下臣民大体按

  • 僚人

    “僚”音“佬”。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与古代百越族系及今壮侗语族诸民族有密切渊源关系。有乌浒僚(乌武僚)、俚僚、蛮僚、守宫僚、南平僚、鸠僚(后作葛僚、仡僚、仡佬)、夷僚、土僚(都僚)、飞头僚等名称或分

  • 杨和

    后仇池国宗室。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次子。南朝宋元嘉九年(432),为镇东将军、秦州刺史,守上邽(今甘肃天水)。十一年(434),率兵与冯翊太守蒲甲子共击宋萧承之军,相

  • 哈勒珲河卫

    见“阿儿温河卫”(1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