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寔得本

赤寔得本

契丹语音译。本意为“孝”,亦引伸为“敦睦”。《辽史·国语解》作“得失得本”。契丹小字《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文》中“孝”,音近“赤寔得本”,可证“得失得本”误。石敬瑭为报答耶律德光援立之恩,遣刘㫬、卢重于会同元年(938)十一月丙寅上耶律德光(太宗)尊号曰“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孝”的观念传入契丹。耶律隆绪(圣宗)即位后,汉人韩德让掌权,契丹宫廷更为汉化,皇帝尊号、宫卫名称、皇帝及皇族谥号中皆有“孝”字。晚期辽墓中常有“二十四孝”画像石刻出土。表达“孝”意的单词“赤寔得本”,在契丹语和契丹文字中应时出现,且使用广泛,因而有以其命名的“赤寔得本斡鲁朵”。

猜你喜欢

  • 威乎

    即“��”(2524页)。

  • 吴天半

    即“吴添半”(1076页)。

  • 高昌乐

    古代乐名。以源于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而得名。后传入中原,在南北朝和隋代,该乐依附于龟兹乐。唐代被正式列为十部乐之一。主要乐器有答腊鼓、腰鼓、鸡娄鼓、羯鼓、箫、横笛、筚篥、琵琶、五弦琵琶、铜角、箜

  • 涿邪山

    即“涿涂山”(2118页)。

  • 居延部

    见“白霫”(596页)。

  • 卧杜玛发

    萨满教神祗之一。赫哲语音译,意为“风神”。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族旧时民间认为,风是从地裂缝中出来的,由风神主宰,风神住在东方的地洞里。求刮风时,人们便向东方烧香叩头,或请萨满祈祷。

  • 朔方

    ①指北方。 ②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银川至壶口的黄河流域,北括阴山南北,南迄陕西宜川、甘肃宁县一带。 ③县名:一为西汉元朔二年(前127)置,在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前秦以后废;一为唐贞观二

  •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西壮族地区建立的工农民主政府。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成功后,在平马(今属田东平马镇)召开右江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与会者有百色、那坡、田州、平马、果德等

  • 源延伯

    504—527北魏将领。先世河西鲜卑秃发氏。太尉※源贺曾孙。初为司空参军事。后随叔父源子恭前往镇压南秦吴富起义军,充前锋。寻以父源子雍于夏州为破落汗拔陵(破六韩拔陵)起义军围困,受命率羽林军千人往救。

  • 闵福英起义

    清光绪年间东乡族起义。光绪二十一年(1895),循化(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狄道(今甘肃临洮)回民起义,东乡族人民在阿訇闵福英的领导下,起而响应。当清军被围在双城时,义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马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