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觉多吉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原为大昭寺商卓特巴。噶伦伊喜洛布汪曲逝世后,于光绪十八年(1892)暂署噶伦。二十九年(1903)革职,三十四年(1908),复被十三世达赖喇嘛起用。宣统元年(1909),达赖喇嘛赴京期间,受命掌管西藏政务,专横自恣,调兵抗阻川军入藏,并于拉里、江达处焚站台、杀官兵。次年,随同达赖喇嘛逃印度,遣人潜回诱煽滋事。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原为大昭寺商卓特巴。噶伦伊喜洛布汪曲逝世后,于光绪十八年(1892)暂署噶伦。二十九年(1903)革职,三十四年(1908),复被十三世达赖喇嘛起用。宣统元年(1909),达赖喇嘛赴京期间,受命掌管西藏政务,专横自恣,调兵抗阻川军入藏,并于拉里、江达处焚站台、杀官兵。次年,随同达赖喇嘛逃印度,遣人潜回诱煽滋事。
西夏官署名。朝廷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西夏《天盛律令》和《官阶封号表》皆不载。
1894—1977近代画家。安徽省安庆人。回族。清代末年著名画家郑琳的孙女婿。年青时,即着意临摹院北画派“二郑”(郑栅、郑琳)之笔法,数年尽得其妙,与郑门弟子余沐湘并誉为“郑氏真传”。1937年举家徙
?—前7西汉时匈奴王。挛鞮氏。※乌珠留若鞮单于囊知牙斯之子。初任匈奴右股奴王。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父即位后,保持与汉和好关系,受遣入侍汉。次年死,归葬。
即“丘富”(593页)。
德昂族弦乐器之一。流行于云南潞西邦外等地。状似汉族三弦,由弦杆、弦耳、弦线、弦鼓四部分组成,弦用马尾捻成,用牛角削的薄片弹拨。多用于歌舞和宗教节日时伴奏。
即“乌珠留若鞮单于”(353页)。
见“麻书土司”(2099页)。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蓄奴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阿都雀”意为“主人家”,“模阶热埃”意为“用头运送东西”,即劳动的意思。专指苏龙为奴隶主到藏区交换、行猎所服的人役。历时2至4个月。行猎期需备
清代改土归流后实行的一种具有军屯性质的兵戍制度。在云南全省分设汛、塘、关、哨、卡于险要山区,招募士兵戍守,驻防垦荒。仅在丽江县即设有18汛、71塘、25哨;中甸、维西两厅共设8汛、66塘。汛塘驻兵多半
见“萧斡里剌”(20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