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辽阳州

辽阳州

地区名。清康熙三年(1664)置,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境域东西135里,南北140里。东、南接凤城,西邻牛庄,西北抵承德县。秦置辽东郡。汉置襄平县,为辽东郡治。后汉因之。晋为辽东国治,大兴初为鲜卑慕容廆所据。后燕时入高句丽。后魏至隋为高句丽辽东城。唐为辽州,置安东都护府。辽时先为东平郡,后改置辽阳府,下置辽阳县,隶东京道。金因之。元初置东京总管府,后改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又改辽阳路。明置定辽都卫,辽东都指挥使司,领25卫、两州,为都司治所。分设左、右、前、后4千户所,后金天命六年(1621),后金军克城,建为都邑。顺治十年(1653),设辽阳府,领辽阳、海城2县。十四年,罢府为辽阳县。康熙三年(1664)改为辽阳州,属奉天府(府治沈阳)。民国二年(1913)降为县。清末民初,治内有汉、满、蒙、回、锡伯,朝鲜等民族居住。

猜你喜欢

  • 投下军州

    即“头下军州”(631页)。

  • 多罗斯水

    西域古河名。见《旧唐书·回纥传》。同书《突厥传》作多逻斯。《新唐书·苏定方传》作曳咥河。《元朝秘史》作额儿的失河。《圣武亲征录》、《元史·太祖本纪》作也儿的石河。《元史·宪宗本纪》作叶儿的石河,《武宗

  • 南剋部

    契丹部族名。据《辽史·国语解》:“北剋、南剋,掌军官名,犹汉南北军之职”。统和十二年(994),以※奚府二剋所辖民户分置2部,南剋部为其一。原民为所俘奴隶,时获释免,取得平民地位。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

  • 册盖

    见“哀册”(1717页)。

  • 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

    碑名。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弘历为纪念平定阿睦尔撒纳之乱而撰。铭文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镌刻。记叙出兵征讨缘起及安定局势方略。是研究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的重要史料。原碑存承德普宁寺。

  • 阿敏道

    ?—1757清朝官员。蒙古镶红旗人。图尔格期氏。世居察哈尔。员外郎阿吉斯子。雍正初,累迁二等侍卫。九年(1731),率巴尔虎兵百人赴巴里坤佐军征准噶尔。继与侍读学士查克丹统喀尔喀兵3千赴任。乾隆元年(

  • 却吉尼玛

    1883—1937即九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西藏达布准巴(今隆子县境)。被扎什伦布寺寻访为八世班禅转世灵童,经光绪帝批准,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正月十四日在布达拉宫(一说在

  • 天禄

    辽世宗天授皇帝耶律阮年号。947—951年,凡5年。

  • 伊西洱库尔淖尔

    即“叶什勒池”(539页)。

  • 湘江

    见“湘水”(22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