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那嵩

那嵩

?—1659

明末清初云南元江土知府、抗清志士。字岳生。傣族。一说原为元江土司族属,世守他郎寨,土司绝嗣,嵩杀其族长老木龙遂为土知府;一说是“世袭土府”。自幼勤奋好学,读书不倦,筑楼藏书数万卷。为政遵守法纪,忠于职守,为人纯笃,富于义气。曾遣弟那仑攻普洱、思茅,据其地,势力南及西双版纳。清顺治十三年(1656),义军领袖张献忠部将李定国抗清入滇,嵩应之,被授以总督衔,以元江为基地,鼓动降清明将许名臣、高应风,联合各地土司共同举义。清廷派吴三桂、铎尼、广西(泸西)府提督张勇等前往镇压。十六年(1659)九月二十一日,元江遭吴三桂兵围攻。十月十二日夜,率兵突围不成,退守城内,掘壕立栅,架设浮桥,遏止强渡。严辞拒绝吴三桂劝降,力阻许名臣自缚出城就义,积薪于城楼下,掺以硝磺等引火物,以死自矢,且还书备列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以来罪行。十一月六日,吴三桂以荷兰殖民主义者所供“红夷火炮”猛攻,义军弹尽粮绝,城破,偕妻、子那焘、赘婿沐志亮登北门城楼,举火自焚。子那㟆和许名臣等自缢,军民多奋战而死。族人为之立衣冠冢于城南文笔山麓。乾隆间(1736—1795),清廷赐“烈愍公”谥号。

猜你喜欢

  • 迭儿列斤蒙古

    见“都儿鲁斤”(1817页)。

  • 普法恶

    明代僰人反明首领。四川叙州(治今四川宜宾市东北)人。身材魁伟,通汉语,晓汉文。正德十二年(1517),与彝族妇女米浪联合,自称蛮王。率乌撒(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芒部(今云南镇雄县)、筠连(

  • 木怜站道

    元代岭北行省三驿道之一。“木怜”蒙古语意为“马”,即马道。起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西南的第二站,李陵站由此向西入和林驿道,经兴和路、大同北境,由丰州西北甸城谷出天山(今大青山),经净州、沙

  • 和南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卓啰和南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所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在黄河北喀罗川(今甘肃境内庄浪河)东卓啰城(今红城子)。备青海吐蕃与宋熙、河二州。

  • 撒拉语

    我国撒拉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青海省其它地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8. 7万(1990年)。撒拉语的主要特点是:“在语音方面,有8

  • 整庄

    清代宗室庄田中的全分粮庄。整庄、半庄的区分标准,历有不同。顺治二年(1645),以每庄420亩至720亩为大庄,240亩至360亩为半庄。康熙八年(1669),分编大庄为4等,规定每隔10年编定其等次

  • 康陵

    西夏襄宗李安全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约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 羌戈大战

    羌族神话史诗。羌族民间古歌《祭祀歌》中的一部唱段。分为序歌;羊皮鼓的来历;大雪山的来源;羌戈相遇;找寻神牛;羌戈大战;重建家园,共7部分。内容记述远古时羌族祖先的一支流亡到岷江上游,同原居该地的戈基人

  • 乌浒人

    东汉至隋唐时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乌浒蛮、乌浒僚,唐代称乌武僚、西原蛮、黄峒蛮、峒僚。分布于广州以西,交州以北(今广东、广西一带),集中居住在广西的左、右江流域及钦州、合浦、玉林等地。 《后汉书·南蛮传

  • 格根汗

    见“俺答汗”(18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