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邵晋涵

邵晋涵

1743—1796

清代学者,历史编纂学家。浙江余姚人,字与桐、二云,号南江。乾隆进士。深通训诂,尤长于史学。历充国史馆、四库馆、三通馆纂修官,国史馆提调、翰林院侍讲学士兼文渊阁直阁事等官,参与及负责史部诸书的编纂。前后任职史馆十余年,《八旗通志》、《清通典》、《清通志》、《清朝文献通考》、《万寿圣典》等巨帙,多由其最后校订,《四库全书史部提要》(今本经纪昀删节,但存其要)亦皆出自其手,每多创见。曾协助毕沅编《续资治通鉴》,自商订体例、校订史实以至通体复审修订、润色,均独力任之,使该书价值大增。尝欲改编《宋史》,取《东都事略》与《宋史》对勘,作考异,并撰《南都事略》。曾辑佚《旧五代史》,著《旧五代史考异》。又撰有《尔雅正义》、《史记辑评》、《南江诗文钞》等。

猜你喜欢

  • 彝语音译。意为被抢来或买来的汉族人。系辱蔑之词。解放前,在四川凉山金阳等彝族地区的一种奴隶。等级地位同于※呷西,没有任何自由,可被主子随意买卖或屠杀,隶属于※节伙、※布尔杂补等。民主改革后,等级制度被

  • 龙庭

    即“龙城”(494页)。

  • 翁琚

    解放前京族地区村寨文书称谓。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村内公共经济帐目和宗教活动捐献的收支等工作。任期为3年,期满可得渔箔一所作报酬。

  • 奈雅玛

    犴皮上衣。鄂温克语音译。系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旧时冬穿上衣。有带毛和不带毛两种,此称指带毛者,冬季穿;无毛者称“坡利套”,夏季穿。

  • 胡烈克特

    见“乌切克特”(338页)。

  • 元大汗

    见“拓跋那” (1356页)。

  • 瓜什则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泽库县中南部,东接西卜沙和官秀部落,南邻今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西连锁乃亥、旺加等部落,北邻古德尕让和克里其那部落。为千户部落。名称来源一说为“噶尔色”之音转。“噶尔”指迎唐文成公主的吐

  • 庶吉士

    官名。明初置,始分设于六科,永乐以后专属翰林院。先进士中文学、书法兼优者为之。清沿其制,顺治三年(1646)定制,每科新进士殿试后,由内三院题请皇帝从中选文学兼优、年富力强者为之。入翰林庶常馆学习,称

  • 开封回汉农民抗粮斗争

    清光绪三十年(1904),因政府强迫农民补交沙荒地税粮,河南开封府东乡治台村回族农民李元庆等10人,被群众推举,向开封知县孔凡浩请愿,要求免征,孔凡浩佯称上报,一面暗中对抗粮群众实行分化瓦解。九月二十

  • 莎车府

    清代新疆府名。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直隶州改置。治所在今新疆莎车城。辖蒲犁厅(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巴楚州(治所在今巴楚县东南)及叶城、皮山2县。管领村庄184处,30驿站,32卡伦及布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