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郑天挺

郑天挺

1899—1981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原名庆甡,字毅生。曾用名“攫日”。福建长乐人。曾任北京大学秘书长、中文系教授;西南联大总务长,中文、历史两系教授;北京大学秘书长兼历史系主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史教研室主任、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和执行主席等。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研究,特别在中国史研究方面蜚声海内外。著名文章:《杭世骏〈三国志补经〉与赵一清〈三国志补注〉》、《张穆〈㐆斋集〉稿本》、《多尔衮与九王爷》等,一时饮誉史坛。《羌之地望与对音》、《隋书西域传附国之地望对音》、《隋书西域传薄缘夷之地望对音》、《历史上的入滇通道》等,对西北和西南边疆的研究,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清史探微》一书,辑其《清代皇室之氏族与血系》、《满洲入关前后几种礼俗之变迁》、《清代包衣制度与宦官》及《清史满语解》等清史名篇,在清史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质,在国内外史学界产生深远影响。主编的《明末农民起义史料》、《宋景诗起义史料》两书,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宋景诗起义文献初探》一文,尤其受到国外史学界的重视,被德国汉学家贝喜发教授译成德文,刊于德意志科学院东方研究所通报上。他主编的专著还有:高等学校教学参考书《中国通史参考资料》、《中国史学名著选读》、《明清史资料》,主持校点《明史》,并任《中国历史大辞典》总编辑等。他一生充满爱国热情,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抗日斗争,曾出版《列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志要》一书,揭露帝国主义在我国设立领事裁判权罪行和日寇炮制“伪满洲国”的侵略行径;指出麦克马洪线的非法性及黑龙江流域历来是中国领土,驳斥了扩张主义者的谰言,捍卫了我国的领土主权;教育学生“超越外人”,为国争光。为人谦虚谨慎,追求真理,不断进取。解放前,参加过追悼刘和珍,并带头为死难家属募捐;发起为李大钊举行公葬;在“一二·九”运动中,代表北京大学校方与警察局交涉,解救学生出狱,一往直前,但解放后,对个人功绩,从不自鸣,几乎隐而不为人知。曾为群英会代表,两度被评为天津市特级劳模,为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协副主席。1980年以81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平生廉洁奉公,一尘不染,爱护学生成长,关怀备至,为一代学人楷模。1981年12月20日病逝,享年82岁。

猜你喜欢

  • 王崇名

    清末伊斯兰教著名经师。字守谦。河北宛平(今北京)人。先世西域人。相传为先贤斡噶斯之后,族姓繁衍,徙及内地。回族。因“斡”、“王”音近,以“王”为姓。居北京牛街“王老师傅胡同”。自明代起,族中历有人主牛

  • 耶布移守责

    西夏官员,党项羌族。夏景宗李元昊时(1032—1048)任容州刺史。天授礼法延祚四年(1041)十月,李元昊欲攻宋麟、府2州,命其率兵攻之,屡败,即引兵据府州(今陕西府谷)北之琉璃堡,分列三砦以守。宋

  • 探马赤军

    蒙古国和元代由各部族人组成的军队。又译“探马臣”、“探马军”。关于“探马”一词的含义,诸说纷纭,有“先锋”、“矫捷者”、“镇戍兵”、契丹语“挞马”(扈从)、汉语“探马”、“管理官”、“烙印”等诸说,今

  • 钵阐布

    又作钵掣逋。藏语音译,意为“高僧”、“大德”或“大和尚”。《新唐书·吐蕃传》载:“钵掣逋者,虏浮屠豫国事者也。”白居易亦谓“吐蕃宰相沙门钵阐布。”钵掣逋又是一种官职名称,为吐蕃王朝掌管政务的僧人。地位

  • 景廉

    ?—1885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颜札氏。绥远城将军彦德子。咸丰二年(1852)进士。六年(1856),充玉牒馆副总裁。九年(1859),授伊犁参赞大臣。次年,抵伊犁整治边事有绩。十一年,查阿克苏

  • 金相印

    ?—1877清同治年间新疆回民起义军首领。排素巴特(今伽师)人。回族。本屯田民。同治三年(1864)六月,与布鲁特(今柯尔克孜)人思的克起义反清,占领喀什噶尔回城(今喀什)、叶尔羌(今莎车)、和阗诸城

  • 迈孜木汗

    见“迈孜木杂特”(742页)。

  • 茂明安部

    蒙古部名。又作毛明安。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合撒儿)十四世孙锡喇奇塔特号土谢图汗,有子三,游牧于呼伦贝尔,均号阿噜蒙古。其孙车根始称所部为茂明安。后金天聪七年(1633),率众千户归附后金,康熙三年

  • 阿喇布坦多尔济

    清朝蒙古将领。四子部落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三济扎布长子。康熙四十九年(1710),袭札萨克多罗达尔汉卓哩克图郡王。雍正九年(1731),授副将军,率兵驻固尔班赛,防御

  • 贵阳府志

    书名。清周作楫修,萧琯、邹汉勋纂。88卷。成书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卷首有贺长龄、乔用迁、翁同书、周作楫等人作序四篇。内容包括大事记、沿革表、职官表、选举表、疆里图记、山水图记、山水副记、城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