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门宦制度

门宦制度

中国伊斯兰教的一种教派形式和宗教制度。源于国外伊斯兰教的苏飞派(苦修派)。明末清初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封建家族制度相结合而形成。门宦教主有至高特权,教众崇拜教主,尊之为“圣徒”,并加以神化,认为可以引导教徒进入天堂。教主拥有众多信徒,一般有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分布数县甚至数省,教主下设“热依斯”(代理人),分片进行管理。各寺阿訇均由教主委派。教主利用过“尔买里”、“开天堂票”及为教众祈祷等手段,使教徒大量奉献,逐渐拥有大量土地、财富,成为大地主阶层。教主职位世袭,以“始传者之子孙世世为掌教”。在回族中间,有哲赫林耶、库不林耶、嘎得林耶、虎夫耶等4大门宦,每个门宦又分为若干小门宦。至解放前共有门宦近40个。门宦教主互相争夺教众,引起回族内部矛盾。所以每个门宦实质上是一个小的教派。

猜你喜欢

  • 赫色拉特

    清代新疆山隘名。见《清实录》。《新疆图志·建置》作黑孜尔拉提达坂,为疏附县属山内布鲁特(柯尔克孜族)希布察克部西界。乾隆五十年(1785),清军曾追盗马贼至赫色拉特。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后阿赖岭东部奇

  • 吴乞买

    见“完颜吴乞买”(1164页)。

  • 阿西苏恩

    鄂伦春族女皮袍。鄂伦春语音译。※“苏恩”的一种,旧时鄂伦春族妇女的冬装。流行于大、小兴安岭地区。以长毛或秋季小毛狍皮制作,与男皮袍式样基本相同,但做工较之精细,前后襟不开衩,衣襟长至覆盖脚面。姑娘和青

  • 中会川

    见“广平淀”(131页)。

  • 赤那思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捏古思、捏兀歹、赤纳思、直拏斯。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皆出自海都(成吉思汗六世祖)。为海都次子察剌孩领忽二子坚都赤那与兀鲁克臣赤那后裔。以祖称为部名。游牧于捏兀歹河一带

  • 江华瑶民起义

    清道光年间,湖南江华一带瑶民不堪忍受官府和奸商的压迫和剥削,以赵金龙、赵福才等人为首,于十一年(1831)冬,在江华河口发动瑶民武装起义,攻占江华锦田司官署,杀死当地贪官20余人,先后在洪江冲和池塘圩

  • 突便部

    契丹部落。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有人以为由※古八部时期之※日连部发展而来。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8部为10州,以突便部为日连州

  • 额尔德尼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

    ?—1697清代卫拉特蒙古高僧。名拉尊纳旺丹增。蒙古族。祖居察罕托辉(宁夏府北50里)。乌巴什之子。康熙十八年(1679),五世达赖封之为“额尔德尼伊拉克三呼图克图”。二十四年(1685)被清朝授为归

  • 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

    即“沙钵略可汗”(1131页)。

  • 金筑长官司

    见“金筑安抚司”(14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