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昔洞簇长官司

阿昔洞簇长官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十四年(1381)正月置,秩正七品。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北若尔盖境。二十年(1387)其地被朵甘则路、南向二部引草地诸部千人十七年(1394),明廷更定番部朝贡仪时,将其列入全国三十长官司之一,定时入贡。永乐十二年(1414),遣使入朝贡马,赐之钞、币、袭衣等。宣德三年(1428),故副长官子答儿者入朝贡马,赐之钞、彩币表里、纻丝袭衣、靴袜等。天顺六年(1462)十二月,复遣使入朝贡金银器皿及马,赐彩币等物。成化二年(1466)十月,土官王儿者等奏称:“我西番大小二姓为恶,杀之不惧,醢之不惧,惟国师、剌麻在中劝化,则革心信服崇善。”原演教国师知中老且病,请求任命新国师。朝廷遂从其请,命禅师远丹藏卜为国师,都纲子瑺为禅师,令抚喻劝化百姓。后,依例入贡,长官世代袭替。

猜你喜欢

  • 乘驿条例

    元代制定的关于驰驿及给马标准的条例。至元八年(1271),兵部重新颁行。条例规定,各路官员若奉特旨或省部明文以急务乘驿者,依旧制。三品以上官员给马5匹,四品、五品官员4匹,六品、七品官员3匹,八品以下

  • 那兀江

    元代河名。又译那江、纳兀河、纳浯河、恼河、猱河。即今嫩江。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叛王乃颜、合丹据有其地。同年和次年,元军连败叛军于此。

  • 钦定大清会典

    即“清会典”(2108页)。

  • 李通明

    1842—1917拉祜族爱国首领。原活动于云南澜沧、沧源一带,清同治(1862—1874)年间,因率拉祜族反清斗争失败,带领数千户拉祜族、傈僳族人民退入西盟山地区定居,以传播佛教和与佤族头人歃血立盟等

  • 票照

    清代发给旅蒙商的经营执照。清政府对旅蒙贸易,实行严格监督管理。康熙三十五年(1696),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后,废除明朝的“马市”,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张家口、多伦诺尔(治今内蒙古多伦县)等地设立对

  • 傣雅

    参见“傣”(2242页)、“傣族”(2244页)。

  • 硬寨太保

    见“硬寨司”(2192页)。

  • 科卜多

    参见“科布多”(1674页)。

  • 南裔异物志

    见“交州异物志”(876页)。

  • 氐人国

    古代传说中的氐人或互人之国。成书于战国至汉初的《山海经·海内南经》载:“氐人国在建木西,其为人,人面而鱼身,无足”;《大荒内经》云:“有互人之国,人面鱼身。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郝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