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陶针

陶针

壮族民间传统医术。亦称“瓷针”。流行于广西壮族民间。主治外感伤风、腰脊背痛、急性痧症等,男女老少均可使用,尤多用于治疗儿科脐风、夜啼、伤食、疳症、虚羸、腹痛等症。施术时,先将破陶瓷碗片置于清水中洗净,或经过消毒处理;用刀背轻敲陶片,使其分裂成锋针;以锋针刺患者身体某些部位,挤出淤血,再用姜酒涂擦封口即可。针刺部位,需临床诊断,对症取穴位。如外感风寒,尚属阳症阶段,先在“排那”部针刺数点,再于“跟分”区域针刺数点。此术壮族民间流行广泛,旧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施行。医术原理与我国传统的针灸相似。

猜你喜欢

  • 纳密达

    ?—1637清初武官。满洲镶白旗人。索绰罗氏。世居吉林吴喇地方(今吉林市境)。天聪八年(1634)、崇德元年(1636)连攻明雄县(今河北保定境),首先登城,授牛录章京。随皇太极征朝鲜,攻皮岛,首先渡

  • 迈里古思

    元末官员。唐兀人,字善卿。幼家贫,侨居松江,从师通诗、易二经,授徒养母。善谐谑,多与名士交游。至正十四年(1354)进士,授绍兴路录事司达鲁花赤(镇守官),继任江南行台镇抚,募民组织果毅军,守护城池。

  • 阿努

    见“阿努达喇”(1224页)。

  • 浪速话

    我国景颇族浪速支系说的一种话。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与载瓦语比较接近。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盈江、陇川、瑞丽、梁河等县,使用人口约3500人。国外主要分布在缅甸境内。以潞西县

  • 契丹南枢密院

    见“汉人枢密院”(618页)。

  • 珠敦河卫

    见“诸冬河卫”(1951页)。

  • 领神

    赫哲族旧时选定新萨满及其接受神术训练的仪式。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民间相信,新萨满的产生是神的旨意。凡年令在15—16岁至24岁之间的男女青年患精神病之类的病症,久治不愈,经萨满跳神仍不

  • 纳顿

    土族语音译,意为“娱乐”、“游戏”。亦称七月会、庄稼人会、庆丰收会。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民和官亭、中川、甘沟一带。每年夏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举行。其历史悠久,早在土族先民从事畜牧业生产及从游牧

  • 绛曲多吉

    1703—1732清代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十二世活佛。藏族。康熙五十七年(1718),于拉萨会见准噶尔部首领策凌敦多布。五十九年(1720),清军护送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至拉萨时,其于此会见清朝军官以及康

  • 贺兰监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建年不详。驻地在贺兰山,一说克夷门,负责护卫首都兴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