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黎族

黎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黎语自称“”。因分布地域不同和方言、服饰等差异,内部又分“侾”、“杞”(或“岐”)、“美孚”、“本地”等支系。现有人口1110900 (1990年),主要聚居在海南岛中南部。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源于百越一支,远在新石器时代便从大陆迁往此地生息繁衍,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西汉时被称“骆越”,东汉至隋唐多称之“”或“俚”,是对南方民族一种泛称。黎的名称始于唐末,宋以后沿用至今。很早就从事刀耕火种农业,渔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魏晋以来与南来汉人不断接触,受到汉族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宋以后一些与汉族杂居地区,生产工具和耕耨灌溉之法已与汉族无异。除种植稻米、薯类外,黎峒出产的香料、槟榔、椰子、黄腊、赤白藤等特产和青桂、花梨等珍贵木材通过汉商转销大陆各地。妇女纺、织、染、绣工艺极精,所织“黎锦”、“黎幕”、“黎单”绚丽多彩,早就闻名于世。到了明清,大部分黎族地区已确立封建地主经济,但迄至解放前夕在五指山腹地部分地区仍残留有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形态(合亩制)。随着封建化的扩大和深入,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激化,明代以来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此起彼伏,进入近现代,帝国主义势力侵入海南岛,又展开反帝反封建斗争,后来还积极参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黎族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民谣、口头文学、传说故事以及各种舞蹈和乐器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些地区到解放初期仍保留文身、黥面、椎髻、居船形屋、“放寮”、不落夫家和自然崇拜等古老习俗。

猜你喜欢

  • 李嗣昭

    ?—922五代时李克用及李存勖部将领。字益光。本姓韩,小名进通,汾州太谷县(今山西太谷)民家子。被李克用弟代州刺史李克柔收养为子。精悍有胆略,少从克用征战,为衙内指挥使。唐乾宁四年(897),改衙内都

  • 佛尼勒

    ?—1681清朝将领。满洲镶红旗人。柯齐礼氏。索尔和诺子。初袭父牛录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补西安驻防牛录章京。从征湖广,署夸兰大。康熙八年(1669),升副都统。十三年(1674),同西安将

  • 班洪王

    见“达崩”(724页)。

  • 堂帖

    辽代官吏的临时任命状。辽代对契丹人和汉人实行两元的统治方法。皇帝平时不居首都,一年四季各有※捺钵。契丹人的事务,皇帝于驻跸处就地办理。汉人的事务,用皇帝的名义委中书省在首都代行。除拜官吏第一步则止行堂

  • 归绥谷仓

    清政府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设立之储粮仓库。有各种不同的名目:“常平仓”,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立,用以平衡粮价,调济市场,为驻防官兵及各厅提供俸米及粮饷,储谷额23000余石;“社仓”,办理

  • 禁擅入四川藏地章程

    清朝禁止官兵等私入藏族地区的规定。乾隆十五年(1750),四川总督策楞、提督岳钟琪以四川三面环藏区,每有胥役、兵目、通事擅入其地滋事,奉旨议具以下规定颁行。各土司承袭查取宗图册结,催纳“夷”赋,须由各

  • 洛提

    撒拉语音译,俗称“牛皮鞋”。旧时青海循化等地撒拉族男子穿用的鞋。用生牛皮手工缝制,先将牛皮润软后剪成所需要的规格,用鞋带粗的皮绳将口抽搐收缩成包子状,里面装草取暖,晴雨两用,具有简便、结实、耐穿、防湿

  • 延昌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夺里本斡鲁朵”(“夺里本”意为“讨平”,“斡鲁朵”意为“宫”)。为辽穆宗※耶律璟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

  • 允禧

    ?—1758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第二十一子。号紫琼道人。雍正八年(1730),封贝子,晋贝勒。十三年(1735),高宗即位,晋慎郡王。卒,谥靖。其诗清秀,尤工画,著有《花间堂载笔》、

  • 博尔奔察

    清朝将领。索伦人。姓鄂拉氏。世居西布特哈瓦尔土口屯(今嫩江西),隶正蓝旗。雍正十年(1732),掌管呼伦贝尔总管关防。乾隆初,擢正黄旗都统。十六年(1751),扈从南巡。二十一年(1756),晋内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