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羌
※黑水羌迁居关中渭北一带者的简称。参见“黑水羌”(2227页)。
※黑水羌迁居关中渭北一带者的简称。参见“黑水羌”(2227页)。
见“纳忽里”(1270页)。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伊尔格齐”。蒙古语“亦儿格”意为“羯羊”, “赤”意为“司事人”。《元史语解》释为“司骟羊人”,即皇室、诸王属下牧羯羊者及掌管羯羊群的官员。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左手永平等处御
见“玄城卫”(623页)。
旧时仫佬族宗族组织名称。存在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等地。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存在于各大姓之中。聚族而居,不相混杂,拥有一定公产(蒸尝田或公共耕地),由各户轮流耕种,上缴部分用作清明“祭祖”及“会款”之用
参见“殖边学堂”(2191页)。和“满蒙学堂”(2393页)。
契丹语,意“万岁”。辽道宗清宁四年(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奉使契丹的宋吏王易于《燕北录》中记:“治夔离,汉语万岁也。”为番汉臣僚见皇帝、太后时齐呼之语。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苏尼特。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幼子抄真斡儿帖该第四子雪你惕后裔组成。铁木真(成吉思汗)兴起时,该部亦鲁该、阿勒赤、搠尔马罕等追随铁木真参加统一蒙古各
西夏职官名。“天大王”之意。西夏党项语“谟”为“天”意,“宁”为“王”意,“令”为大意。夏景宗显道元年(1032),元昊立官制时,为蕃官名号之一,授予重臣野利仁荣。后不设。
见“罗垒云端”(1419页)。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史称其族“多勇健”(《晋书·北狄·匈奴传》)。晋代,屡聚众反抗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