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元雍

元雍

【生卒】:?—528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思穆。献文帝子。孝文帝太和九年封颍川王,后改封高阳王。累官相州刺史。宣武帝时,拜骠骑大将军、司州牧,除太保,领太尉、侍中。孝明帝时,进太傅,谘决大政。领军于忠擅权专恣,仆射郭祚、尚书裴植劝雍出之,忠怒,矫诏杀祚、植,免雍以王归第。胡太后临朝,出忠为冀州刺史,除雍侍中、太师、录尚书事。孝明帝亲政,为丞相,与元叉同决庶政。岁禄粟至四万石,伎侍盈房,而识短学浅,不为时论所重。死于河阴之变。


【生卒】:?-528

字思穆,献文帝子,封高阳王。孝文帝时,位征北将军、相州刺史。宣武帝时,位至侍中、太尉,明帝初,入居太极西柏堂,谘决大政。欲除于忠未成,免官归第。灵太后执政,任为太师、侍中、司州牧。后与元叉同决国政,进位丞相。以亲尊居高位,於政治无所用心,自奉豪奢。受人轻视。卒于“河阴之变”。(21上/552,参见《北史》)


【生卒】:?—528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思穆。献文帝子。孝文帝太和九年封颍川王,后改封高阳王。累官相州刺史。宣武帝时,拜骠骑大将军、司州牧,除太保,领太尉、侍中。孝明帝时,进太傅,谘决大政。领军于忠擅权专恣,仆射郭祚、尚书裴植劝雍出之,忠怒,矫诏杀祚、植,免雍以王归第。胡太后临朝,出忠为冀州刺史,除雍侍中、太师、录尚书事。孝明帝亲政,为丞相,与元叉同决庶政。岁禄粟至四万石,伎侍盈房,而识短学浅,不为时论所重。死于河阴之变。


【生卒】:?-528

字思穆,献文帝子,封高阳王。孝文帝时,位征北将军、相州刺史。宣武帝时,位至侍中、太尉,明帝初,入居太极西柏堂,谘决大政。欲除于忠未成,免官归第。灵太后执政,任为太师、侍中、司州牧。后与元叉同决国政,进位丞相。以亲尊居高位,於政治无所用心,自奉豪奢。受人轻视。卒于“河阴之变”。(21上/552,参见《北史》)


【生卒】:?—528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思穆。献文帝子。孝文帝太和九年封颍川王,后改封高阳王。累官相州刺史。宣武帝时,拜骠骑大将军、司州牧,除太保,领太尉、侍中。孝明帝时,进太傅,谘决大政。领军于忠擅权专恣,仆射郭祚、尚书裴植劝雍出之,忠怒,矫诏杀祚、植,免雍以王归第。胡太后临朝,出忠为冀州刺史,除雍侍中、太师、录尚书事。孝明帝亲政,为丞相,与元叉同决庶政。岁禄粟至四万石,伎侍盈房,而识短学浅,不为时论所重。死于河阴之变。


猜你喜欢

  • 徐揆

    衢州(今属浙江)人。游京师,入太学。靖康元年(1126),钦宗至金营不归,揆率诸生至南薰门,致书金帅,请宋帝车驾还阙。金帅用马载揆至军营,揆正言厉色,大声抗论,被杀身亡。建炎中,赠宣教郎。【介绍】:宋

  • 刘孝庆

    南朝宋、齐时人,字仲昌,祖籍平原(今属山东)。初名法凤,后自北南归,乃改名。有才干武略,齐末为兖州刺史,萧衍自雍州起兵,举兵响应,以功封余干男。入梁,历为显官。【介绍】:南朝梁平原人,字仲昌。本名法凤

  • 杜岸

    【介绍】:南朝梁京兆杜陵人,字公衡。少有武干,好纵横之术。梁武帝太清中,与弟杜崱随岳阳王萧督攻荆州,归湘东王萧绎(梁元帝),为北梁州刺史,封江陵县侯。时岳阳王詧在襄阳依附西魏,与绎有隙。岸请袭襄阳,不

  • 蒋芸

    【介绍】:宋衢州开化人,字仁甫,号芹涧。度宗咸淳中乡举解元。上疏论贾似道之奸,不报,遂不就南宫试而归。宋亡,元累征不起。

  • 贺逢圣

    【生卒】:1587—1643【介绍】:明湖广江夏人,字克繇,一字对扬。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编修。天启间湖广建魏忠贤生祠。忠贤闻上梁文出逢圣手,大喜,即日诣逢圣,逢圣谓系误会,乃他人借用己衔。忠贤大怒,

  • 法常

    【生卒】:567—645【介绍】:唐僧。白水人,俗姓张。少习儒业,颇知梗概。年十九,从昙延法师学。太宗贞观中,召居普光寺,寻兼知空观寺上座。时听讲者众,四方而至,后皆为法匠。有《摄论义疏》、《玄章》等

  • 格希元

    辅元兄。为洛州司法参军时,受章怀太子征召,与刘纳言等同注范哗《后汉书》。(,参见《新唐书》)

  • 吴蕃昌

    【生卒】:1622—1656【介绍】: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字仲木。诸生。刘宗周弟子。律身极严。以母丧哀恸过度而死。私谥孝节先生。有《祗欠庵集》。

  • 郑玄素

    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五代时避乱于鹤鸣峰下,聚古书有千余卷。食薇蕨而弦诵自若,善谈名理。好收藏书法,有钟、王法帖,得自其舅温韬。韬曾发掘唐昭陵。

  • 刘攽

    【生卒】:1023——1089字贡父,敞弟。庆历进士。任州县官二十年,迁国子监直讲。熙宁中,同知太常礼院。论王安石新法不便,出知曹州,徙知兖、亳二州,黜监衡州盐仓。元祐中,召为中书舍人。病死。精于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