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筠
字士贞,懋子。历河南郡丞、中散大夫,徐州大中正、秘书丞。卒。
【生卒】:971—1031
【介绍】:
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字士贞,懋子。历河南郡丞、中散大夫,徐州大中正、秘书丞。卒。
【生卒】:971—1031
【介绍】:
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生卒】:479—494【介绍】:南朝齐南兰陵人,字宣攸。齐高帝子。封晋熙王。历仕骁骑将军,郢州刺史。海陵王立,进号征虏将军。时萧鸾专政,杀诸王,銶见害。
南朝宋人,字泰温,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裕子。官至鄱阳太守。【介绍】:明常州府武进人。宣德中知临海县,有廉操,勤于政事。兴利去弊,不为有权势者所挠。后知平阳府。
南朝齐人,虬同宗。隐居山中,州辟祭酒从事,不就。
【生卒】:951——979字日新。太祖次子。初授贵州防御使,擢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平兴国元年(976),任任京兆尹,移镇永兴,兼待中,封武功郡王。四年(979),从
【介绍】:宋兴国军大冶人,字正淳,一作正纯,号止斋。初师事陆九龄,后从学于陆九渊。九渊尝称其能不为利害所动。后于南康见朱熹,熹亦力称之,遂为朱学。
【介绍】:春秋时宋国人,字子罕。宋平公时为司城。以贤而有才,秉国政。宋国大火,喜救治有方,国赖以安。宋饥,喜请于平公,出公粟贷于民,又使大夫皆贷。喜自贷粟不书券约,且代大夫之无粟者出其贷,宋终无饿死者
【介绍】:明广东顺德人,字中美。天顺元年进士。授滨州知州。以劝农为首务,又取《吕氏乡约》教民,修学校,延儒师。丁艰去,民怜其清苦,聚钱逾境馈之,不肯受。历汉阳知府,官至贵州布政司左参政,所至皆劝农重教
【生卒】:1813—1860【介绍】:清浙江海宁人,字生沐,号放庵居士。诸生。居硖石。精鉴赏,与弟蒋光焴广收古籍,藏书四五万卷,宋元精本颇多。校刻《别下斋丛书》,另有《东湖杂记》、《花事草堂诗稿》。
字仁有,安乐(今辽宁开原)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饶州推官,升至南京御史。因上疏论杨嗣昌夺情,被戍宁波卫。福王时,起为御史,不赴。出家为僧十五年,卒。【介绍】:明乐安人,字仁有。天启五年进士。
【介绍】:唐并州晋阳人,字茂彝。唐俭弟。仕隋为东宫左勋卫。太子废,罢归。不治细行,好驰猎,藏亡命,所交皆博徒轻侠。李渊领太原,颇亲遇之,参与大议。太宗贞观中,累官金紫光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