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黑闼

刘黑闼

【生卒】:?—623

【介绍】:

隋末清河漳南人。少与窦建德友善。后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唐高祖武德元年瓦岗军败,为王充世所俘,寻率部逃归河北,从建德。建德败死,黑闼率余部再起,复建德旧地。又遣使北结突厥。五年称汉东王,年号天造,都洺州。为李世民所败,奔突厥,数引之攻掠河北、山东等地。六年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全力攻之,黑闼败走饶阳,为唐军所杀。


【生卒】:?-623

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人。不治产业,少与窦建德为友。隋末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失败后为王世充所俘。后率部投奔窦建德,以骁勇多谋著称。武德四年(621)建德被杀,他为旧将所推,收拾余部再起,半年之间复建德故地。又遣使北连突厥,自称汉东王,年号天造,建都洺州。因被李世民击败,北奔突厥。复借突厥兵南攻河北、山东等地,不久再复故地,仍都洺州。武德六年唐集结重兵进攻,败走饶阳,为部属执送唐军,被杀。(,参见《新唐书》)


【生卒】:?—623

【介绍】:

隋末清河漳南人。少与窦建德友善。后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唐高祖武德元年瓦岗军败,为王充世所俘,寻率部逃归河北,从建德。建德败死,黑闼率余部再起,复建德旧地。又遣使北结突厥。五年称汉东王,年号天造,都洺州。为李世民所败,奔突厥,数引之攻掠河北、山东等地。六年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全力攻之,黑闼败走饶阳,为唐军所杀。


【生卒】:?-623

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人。不治产业,少与窦建德为友。隋末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失败后为王世充所俘。后率部投奔窦建德,以骁勇多谋著称。武德四年(621)建德被杀,他为旧将所推,收拾余部再起,半年之间复建德故地。又遣使北连突厥,自称汉东王,年号天造,建都洺州。因被李世民击败,北奔突厥。复借突厥兵南攻河北、山东等地,不久再复故地,仍都洺州。武德六年唐集结重兵进攻,败走饶阳,为部属执送唐军,被杀。(,参见《新唐书》)


【生卒】:?—623

【介绍】:

隋末清河漳南人。少与窦建德友善。后从郝孝德参加瓦岗军。唐高祖武德元年瓦岗军败,为王充世所俘,寻率部逃归河北,从建德。建德败死,黑闼率余部再起,复建德旧地。又遣使北结突厥。五年称汉东王,年号天造,都洺州。为李世民所败,奔突厥,数引之攻掠河北、山东等地。六年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全力攻之,黑闼败走饶阳,为唐军所杀。


猜你喜欢

  • 薛向

    【生卒】:1016——1081字师正。以荫得官,历永寿主簿,知鄜州,开封府度支判官,陕西转运使。西夏嵬名山以绥州降,边将种谔率部占绥州,言官劾谔擅兴边事,向因营救谔罢知绛州,再贬信州。神宗知其才,授江

  • 朱裒

    【生卒】:?——1555字崇晋,郧西(今属湖北)人。嘉靖中乡举。历武功知县、扬州同知。与倭寇力战死。赠左参政。【生卒】:?—1555【介绍】:明湖广郧西人,字崇晋。嘉靖中举人,署巩县教谕,迁武功知县,

  • 萧智湖

    【介绍】:清湖南湘乡人,字石渠。乾隆间副贡。初署麻阳教谕,继署宁远训导,作《舜陵考》,学政钱澧激赏之。后补慈利教谕,解组归。卒年七十二。有《石渠堂杂著》、《诗草》。

  • 张鉴

    又名明鉴,淮西(今皖北豫东淮河北岸一带)人。初在淮西率众起义,以青布为号,称“青军”,又因善使长枪,称“长枪军”。后归附朱元璋,每次攻战必与武德在一起,先德死。官至江淮行枢密院副使。

  • 厍狄峙

    【生卒】:?—570【介绍】:北周人。其先世居辽东,本姓段氏,匹碑之后,因避难改姓。善骑射,有谋略。初仕北魏为高阳郡守,为政仁恕。西魏文帝大统元年,拜中书舍人,参掌机密。峙善辞令,奉命出使柔然、突厥等

  • 蒋深

    【生卒】:1668—1737【介绍】:清江苏长洲人,字树存,号绣谷,又号苏斋。以太学生纂修《佩文斋书画谱》,官朔州知州。善画兰,兼善画竹,墨气浓厚。工分、隶。有《绣谷诗钞》、《雁门馀草》。

  • 李威

    字安民,基子。起家右侍上士。平齐时有功,进位上开府。北周末位柱国。隋开皇初,击蛮民有功,进位上柱国。封黎国公。(,参见《北史》)【介绍】:十六国时前秦汉阳人,字伯龙。苻坚时为左仆射,重王猛之贤,劝苻坚

  • 沈荃

    【生卒】:1624——1684字贞#。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进士。初为地方官,累升至署河南按察使,有政绩。康熙十年(1671)以文章优内任侍讲,供职南书房。先后转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

  • 万适

    字纵之,号遣玄子,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六、七岁能写诗。及长,好学,精于《道德经》,与高冕及韩伾交游,酬唱多有警句。不求仕进,专心著述,著有《狂简集》百卷、《雅书》、《志苑》及《雍熙诗》二百首等。

  • 袁质

    【介绍】:东晋陈郡阳夏人,字道和。袁耽子。以孝行称。历官琅邪内史、东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