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孙奭

孙奭

【生卒】:962—1033

【介绍】:

宋博州博平人,徙居郓州须城,字宗古。太宗端拱二年“九经”及第。为莒县主簿。历国子监直讲、工部郎中,擢图阁待制,力谏真宗迎天书、祀汾阴事,出知密、兖等州。仁宗时为翰林侍讲学士,判国子监,修《真宗实录》。再迁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有《经典徽言》、《五经节解》、《乐记图》、《五服制度》等。


【生卒】:962——1033

字宗古,祖籍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人,徙居须城。“九经”及第。太宗朝,累官国子监直讲。真宗朝,初为诸王府侍读。未尝阿附取悦。累迁龙图阁待制,多次劝阻真宗祀汾阴。仁宗朝,召为翰林侍讲学士,判国子监,修《真宗实录》,累迁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每讲论历朝乱亡,反复规劝。请老,以恭谢恩授礼部尚书,后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左仆射,谥宣。著有《经典徽言》、《五经节解》及《崇祀录》。


【生卒】:962—1033

【介绍】:

宋博州博平人,徙居郓州须城,字宗古。太宗端拱二年“九经”及第。为莒县主簿。历国子监直讲、工部郎中,擢图阁待制,力谏真宗迎天书、祀汾阴事,出知密、兖等州。仁宗时为翰林侍讲学士,判国子监,修《真宗实录》。再迁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有《经典徽言》、《五经节解》、《乐记图》、《五服制度》等。


【生卒】:962——1033

字宗古,祖籍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人,徙居须城。“九经”及第。太宗朝,累官国子监直讲。真宗朝,初为诸王府侍读。未尝阿附取悦。累迁龙图阁待制,多次劝阻真宗祀汾阴。仁宗朝,召为翰林侍讲学士,判国子监,修《真宗实录》,累迁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每讲论历朝乱亡,反复规劝。请老,以恭谢恩授礼部尚书,后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左仆射,谥宣。著有《经典徽言》、《五经节解》及《崇祀录》。


【生卒】:962—1033

【介绍】:

宋博州博平人,徙居郓州须城,字宗古。太宗端拱二年“九经”及第。为莒县主簿。历国子监直讲、工部郎中,擢图阁待制,力谏真宗迎天书、祀汾阴事,出知密、兖等州。仁宗时为翰林侍讲学士,判国子监,修《真宗实录》。再迁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有《经典徽言》、《五经节解》、《乐记图》、《五服制度》等。


猜你喜欢

  • 包圭

    【介绍】:宋常州晋陵人。性沉毅,有筹略。恭帝德祐元年,元兵围常州,郡守姚訔闻圭名,引与共战守。城陷,訔遇害,圭犹巷战,被执,不屈死。

  • 吴文奎

    【介绍】:明徽州府歙县人,字茂文。工诗,尝受业于吴国伦,所作文多效其体。有《荪堂集》。

  • 郑鼎

    【生卒】:1215—1277【介绍】:元泽州阳城人。读书晓大义,勇力过人。初为千户。从攻宋蜀地,为阳城县军民长官。宪宗时,从灭大理,屡立战功。军还,赐名也可拔都。又从忽必烈攻宋鄂州。中统初,为平阳、太

  • 高德政

    【生卒】:?—559【介绍】:北齐渤海蓨人,字士贞。初为高洋开府参军,甚相亲狎。高澄死,力劝高洋行禅代之事。及高洋代东魏称帝,除侍中,封蓝田公。迁尚书右仆射兼侍中。帝末年酗酒残暴,德政屡进谏,帝不悦,

  • 邵大业

    字在中。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原籍浙江余姚。雍正进士。历官湖北黄陂知县、河南睢州知州、江南苏州知府至苏松太道摄布政使事。浚睢州惠济河,建洛学书院;理苏州盗案。后降充河南开封、江南江宁、徐州知府。在徐

  • 钱德承

    【生卒】:?—1871【介绍】:清浙江山阴人,字慎庵。由监生捐从九品,官至江苏道员。有《求治庸言》、《慎庵诗集》。

  • 王冕

    【生卒】:?——1524字服周,洛阳(今属河南)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万安知县。以讨宸濠功,升兵部主事,巡视山海关。嘉靖中,陆雄、李真等作乱,冕被俘,不屈死。赠光禄少卿。

  • 徐问

    字用中,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历官广东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南京户部尚书。曾被推举为治行卓异者。有讨蒙钺功。曾上疏言武备八事。居官清正廉洁。好学不倦,学问高深

  • 于宣敏

    【介绍】:隋河南洛阳人,字仲达。于义子。少沉密有才思。年十一,诣赵王宇文招,王命赋诗,有幽贞之志,坐客莫不嗟赏。初仕北周,以右侍上士起家,迁千牛备身。入隋,拜奉车都尉,奉使抚慰巴蜀。还,上疏称:“三蜀

  • 胡拱辰

    【生卒】:1416—1508【介绍】:明浙江淳安人,字共之。正统四年进士。知黟县,有惠政。擢御史,疏陈时弊八事。景泰时历贵州左参政。成化八年,累官至工部尚书,节财省事,人皆便之。谥庄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