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宋太祖

宋太祖

【生卒】:927——976

即赵匡胤。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后汉乾祐元年(948),应募入伍。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次年,以“杯洒释兵权”解除石守信等禁兵将领兵权。先后平定南方诸割据政权。遣将镇守北边,抵御契丹进犯。派文官出任州县长官,设转运使掌地方财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宰相之权。选精壮厢兵升为中央禁兵,立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颁《宋刑统》,惩罚贪赃枉法官吏。兴修水利,奖励农桑,整治汴梁运河。各地兴学,推行科举制度。在位十七年,病死。(一,)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生卒】:927—976

【介绍】:

即赵匡胤。世为涿州人,生于洛阳。仕后周,官至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恭帝显德七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改元建隆。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荆湖、后蜀、南汉、南唐诸国。选用将领驻守北方要地,防御契丹。削夺禁军和藩镇兵权,以文臣带京官衔,任知州、知县,代军人掌地方政权。设转运使,分掌地方财权,并监察地方官。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并以枢密使掌兵,三司使理财,分散宰相权力。又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在位十七年,中央集权加强。因重文轻武、偏重防内,导致积弱局面形成。


猜你喜欢

  • 沈世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卜周,又字瘦生。家世为隶。工诗,尤精篆刻。性孤介,无尘俗气,所作印苍秀淳朴,士君子不以其身份低贱而轻视之。卒年三十七。有《鼓泉集》。

  • 襄仲

    【生卒】:?—前601【介绍】:一称公子遂、仲遂。春秋时鲁国人,名遂,字仲。鲁庄公之子,卒后谥襄,称襄仲。居东门,以东门为氏,僖公、文公时为卿,掌国政。文公长妃哀姜生子恶及视。次妃敬嬴有宠,生子俀。俀

  • 翟銮

    【生卒】:1477—1546【介绍】:明山东诸城人,字仲鸣。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六年,以吏部左侍郎兼学士入直文渊阁。丁忧后,久不召,与夏言谋。十八年,因言等荐,充行边使,改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因广受诸

  • 辛少雍

    字季仲,祥弟。幼常与祖父共食羊肝,祖父卒,终身不食肝。恪守家法,士人推重。解褐奉朝请。为高阳王雍田曹参军,处事明决,不惧权贵,不受请托。宜武帝正始时,迁给事中,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陇西

  • 崔珏

    【介绍】:唐贝州清河人,字梦之。曾寄居江陵。宣宗大中间登进士第。曾为崔铉幕僚。被荐入朝,任校书郎。出为淇县令,有惠政,迁侍御史。工诗,与李商隐为友,诗风工丽旖旎。以咏鸳鸯诗著称,时号崔鸳鸯。有集,已佚

  • 郑允谟

    浣子。门荫入仕,历蜀、彭等四州刺史,终官太子右庶子。

  • 梅植之

    字蕴生。江苏江都(今扬州)人。道光举人。通经学,善作诗,学包世臣书法,有成就,与吴熙载齐名。又通琴法。五十岁卒。【生卒】:1794—1843【介绍】:清江苏江都人,字蕴生,号嵇庵。道光十九年举人。工书

  • 范志泰

    【生卒】:?——1644虞城(治今河南虞城北)人。代理阳曲县长史。拒守太原,李自成破城,死。

  • 王凤生

    【生卒】:1776—1834【介绍】:清安徽婺源人,号竹屿。嘉庆间入资为浙江通判。累迁至两淮盐运使。笃好图志,仕宦所至,都搜集资料,从事著述,有《浙西水利图说备考》、《江淮河运图》、《河北采风录》、《

  • 陈定

    【生卒】:1150—1174【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德。陈守弟。少从朱熹学,不屑为举子之文。性至孝,友爱兄弟。奏授右承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