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孙子。孝文帝擢为南兖州冠军府长史、带谯郡太守。被围粮尽,坚守孤城。封下邑子,迁鲁郡太守。帝为太子恂娶其女。
【生卒】:?-934字得之,太原清源(今山西清徐)人。善骑射,屡从后唐庄宗征伐,迁至突骑指挥使。明宗时历任大同、忠武节度使、京兆尹、西京留守,以平杨彦温叛乱授为河中节度使。曾得罪末帝,末帝即位,投河自
湖南瑶族人。绍兴十年(1140),以承信郎琴州溪峒主,率族属归还五百余户、境土三百余里,献累世所造兵器及金炉、酒杯各一个,求入觐。诏本路帅司敦遣以行。十五年(1145),复求入贡,诏催促进颙入觐。
【生卒】:752-813字弘正,耀卿孙。弱冠举进士,授蓝田尉。后历任谏议大夫、同州刺史、工部尚书等职。(,参见《新唐书》)【生卒】:752—813【介绍】:唐绛州稷山人,字弘正。裴耀卿孙。代宗大历时,
【生卒】:392—467【介绍】:南朝宋吴郡吴人,字伟仁。初为郡主簿。后为山阴令。为政清简,吏民称便。孝武帝大明初转吏部尚书。时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
【生卒】:?——1765雍正帝第五子。封和亲王。雍正末年与乾隆帝同领办理苗疆事务处。乾隆间参预议政。性格骄抗、奢侈。喜好谈论丧礼,并自模拟之。乾隆三十年卒。谥曰恭。
字君修。直隶阜城(今属河北)人。贡生。历官江南淮安山盱河务同知、安徽按察使、江西布政使。初任广东灵山知县,颇有治绩。康熙十六年(1677)协助河道总督靳辅治黄、淮、运河。筑高家堰,束淮敌黄,以水攻沙,
字叔长,诸葛瑾子。历官骑都尉、新都都尉、奋威将军等,后袭父爵,统兵驻公安。博览群书,通章句。兄诸葛恪被诛,受株连,自杀。【介绍】:三国吴琅邪阳都人,字叔长。诸葛恪弟。数以巾褐奉朝请,拜骑都尉。孙权赤乌
【生卒】:475—556【介绍】:北齐僧。俗姓李,上谷人。十五出家,从勒那三藏学《地论》,深习禅法,有异行。梁武帝引入重云殿,誓为弟子。北魏废帝召之入邺,受菩萨戒。北齐文宣帝尤重之,为立洪谷寺,造定寇
庐江(今安徽舒城)人。少从外祖父郭璞学《易》、卜筮等。为高平人郗超卜卦,说其可活八十有余,位极人臣,后郗超仅活四十岁,终于中书郎。曾为桓嗣建威参军。【介绍】:东晋庐江人。少从外祖郭璞学《易》,屡有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