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道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宅之,或作择之。刘清之门人,曾师事陆九渊,后为朱熹之学。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宅之,或作择之。刘清之门人,曾师事陆九渊,后为朱熹之学。
【介绍】:春秋时齐国大夫。少与管仲友善,管仲家贫母老,叔牙常资助之,成莫逆之交。齐襄公时,叔牙为公子小白傅。后因齐乱,随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及襄公被杀,纠与小白争夺君位,管仲袭小白归
【生卒】:683—747【介绍】:唐洺州广平人,字仲远。玄宗开元初,任密县尉,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累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历户部、礼部侍郎。二十二年,出为魏州刺史兼河北道采访使。入为吏部侍郎。天宝
【介绍】:清安徽天长人,字烛门。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曾举乾隆鸿博,与试未用。官池州府教授。工诗。有《烛门诗》。
【介绍】:明浙江会稽人,字用辉。景泰五年进士。授职方主事,出守山海关。英宗宠御马指挥都监脱人赤奉命使朝鲜而无关符,瑄不放行。脱归,帝震怒,系阙下,言官论救乃释。官终太仆少卿。有《竹庄集》。
【生卒】:478—522【介绍】:南朝梁南兰陵人,字僧达。梁武帝弟。初仕齐西中郎法曹行参军。武帝天监初,封始兴郡王,为荆州刺史。时军旅之后,公私空乏,憺励精为治,广辟屯田,减省力役。民有讼者,决于俄顷
贝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人。出身儒学世家,长于词藻。所生五女,自幼教以经艺诗赋,贞元中均以文才入宫。庭芬亦受饶州司马。(,参见《新唐书》)
【生卒】:1269—1349【介绍】:元徽州歙县人,字长孺。工诗,善古文,与洪焱祖、俞赵老称新安三俊。泰定帝时以文学起为平江路学录,升南轩书院山长。后以徽州路儒学教授致仕。有《易传义大意》、《见闻录》
【生卒】:992—1046或1049【介绍】:宋僧。袁州宜春人,俗姓冷。二十岁至筠州九峰山削发为僧。后去潭州参石霜楚,辅佐院务,得法后辞归九峰。仁宗庆历中住袁州杨岐山传法,名闻四方,因称“杨岐方会”。
字金雀,元苌弟。宣武帝时以曲事高肇而得帝信任。受命杀彭城王勰。卒于尚书左仆射任。(,参见《北史》)【介绍】:北魏宗室,鲜卑族,字金雀。元苌弟。袭爵。宣武帝时曲事高肇,为帝所宠。彭城王元勰无辜被杀,即珍
【介绍】:五代时吴国国君杨行密第三子,字志龙。武义元年,封庐江郡公。时徐温秉政,濛内不能平,温恶之。及兄杨隆演卒,濛以次当立,温竟奉濛弟杨溥嗣位。改封临川王,累加昭武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乾贞六年,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