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玄奘

玄奘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猜你喜欢

  • 凌景夏

    【生卒】:?—1175【介绍】:宋临安府馀杭人,字季文。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历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以言宋金和议非便,忤秦桧意,出知外郡,闲居十余年。桧死,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抚州,徙襄

  • 邢国玺

    【生卒】:?——1642长葛(今属河南)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历知县、户部主事、登莱兵备佥事。督军入卫京畿,至龙冈,猝遇清兵,力战死。【生卒】:?—1642【介绍】:明河南长葛人,字韫斯。崇祯

  • 伍奢

    【生卒】:?—前522【介绍】:一作伍子奢。春秋时楚国人。伍举子,伍子胥父。初为大夫,楚平王即位,任太子太傅。少傅费无忌谮太子于平王,奢力谏,王怒,与子伍尚同时被杀。

  • 淳于髡

    【介绍】:战国时人。齐人赘婿。学问渊博,多辩。齐威王于稷下招徕学者,被任为大夫。时百官荒乱,乃以隐语屡谏威王及相邹忌,改革内政。后楚攻齐急,使至赵求救,说赵王,得兵十万,楚军乃罢退。后至魏,魏惠王欲任

  • 白洋女

    康熙四十七年,大水灾,被漂流至白洋,因未穿衣服,拒绝被救出水,被淹死。

  • 阮美

    【介绍】:明人。鲁王监国时任澄波将军,乞师日本。有僧湛微自日本来,言以普陀山慈圣李太后所藏经为贽,日师必发。阮进、张名振请以阮美为使。至五岛山,僧湛微为长崎王所逐。事露,美知为僧所卖,遂载经返。

  • 邓恽

    【介绍】:唐邓州南阳人。历官什邡令。高宗上元三年,为文昌左丞。又官和州刺史。武则天时,官至秋官尚书、检校怀州刺史。

  • 李元祐

    【介绍】:唐人。玄宗开元中,官仓部员外郎,历仓部、户部二曹郎中。二十三年,以太府少卿判度支。

  • 施清臣

    【介绍】:宋人,号东洲。理宗淳祐间人,自称赤城散吏。有《几上语》、《枕上语》。

  • 张鸣岐

    【介绍】: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善制铜器,与濮澄竹刻齐名。尤善制铜手炉,花纹极细,足踹不瘪,时称“张炉”。朱彝尊曾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