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董仲舒

董仲舒

【生卒】:前179—前104

【介绍】:

西汉信都广川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以贤良对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曾任江都相、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专事修学著书。其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形成“天人感应”神学体系。以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谓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皆出于天意,“天不变,道亦不变”。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生卒】:前179—前104

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少治《春秋公羊传》,景帝时任博士。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他以贤良上《天人三策》,建议非孔子之学,皆绝其道。武帝采纳其议,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以后两千余年思想正宗。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之说,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连结成一体,形成一种封建神学思想体系。宣扬“天人感应”说与“君权神援”论。提倡“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并主张抑制兼并,设立太学。曾任江都相和胶西王相。后病免。著有《春秋繁露》。(,参见《史记)


【生卒】:前179—前104

【介绍】:

西汉信都广川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以贤良对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曾任江都相、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专事修学著书。其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形成“天人感应”神学体系。以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谓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皆出于天意,“天不变,道亦不变”。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生卒】:前179—前104

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少治《春秋公羊传》,景帝时任博士。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他以贤良上《天人三策》,建议非孔子之学,皆绝其道。武帝采纳其议,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以后两千余年思想正宗。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之说,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连结成一体,形成一种封建神学思想体系。宣扬“天人感应”说与“君权神援”论。提倡“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并主张抑制兼并,设立太学。曾任江都相和胶西王相。后病免。著有《春秋繁露》。(,参见《史记)


【生卒】:前179—前104

【介绍】:

西汉信都广川人。少治《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以贤良对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曾任江都相、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专事修学著书。其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形成“天人感应”神学体系。以天道与人事相比附,谓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皆出于天意,“天不变,道亦不变”。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猜你喜欢

  • 张铣

    【介绍】:唐人。玄宗时处士。与吕延济、刘良、吕向、李周翰等五人共注《文选》。开元六年,奏进之。世称《五臣注文选》。后世并合李善注为《六臣注文选》。

  • 刘斌

    【生卒】:1197——1259济南历城(今济南市)人。从济南张荣起兵,为千户。1232年攻河南,以功为中翼都统。后攻破太康,移屯襄阳。又从攻六安,破其城。官至济南推官、本道左副元帅。卒。追赠彭城郡公,

  • 固三泰

    【生卒】:?—1651【介绍】:清满洲镶蓝旗人,纳喇氏。从叶赫投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妻以女,为额驸。太宗即位,为八大臣之一,领本旗。旋以故解都统职。

  • 徐复

    【介绍】:唐幽州范阳人。徐归道孙。顺宗永贞中,官太常博士。宪宗元和中,屡迁至祠部郎中。时吐蕃屡遣使者修好,诏兼御史中丞使吐蕃。行至鄯州,擅还。坐贬官。

  • 刘仁轨

    【生卒】:601或602—685【介绍】:唐汴州尉氏人,字正则。少贫贱好学。太宗贞观中累迁给事中,以刚正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高宗龙朔元年,诏仁轨发新罗兵赴百济作战,任带方州刺史,累功封乐城县男

  • 曾三聘

    【生卒】:1144—1210【介绍】:宋临江军新淦人,字无逸。曾三复弟。孝宗乾道二年进士。累官秘书郎。光宗时,三上疏陈时事。宁宗立,兼考功郎,后知郢州。韩侂胄为相,指三聘为故相赵汝愚腹心,坐追两官。久

  • 崔达拿

    暹子。娶高澄女,妻与母不和,文宣杀其母。仕齐至司农卿。齐亡,杀妻。北周末,尉迟迥用为总管司马。迥败,被杀。(,参见《北史》)

  • 张钦

    【介绍】:明河南祥符人,字士敬,号震斋。官都司。善画山水花竹。

  • 元悦

    孝文帝子,封汝南王。信佛好长生术,仅食麦饭。暴怒无常。明帝时,为徐州刺史,盗者斩手。后位至太尉。尔朱荣入洛阳,奔梁。萧衍令其为魏主,年号更兴,卫送至魏境。高欢曾欲立其为帝,悦见欢,不改常性,乃止。孝武

  • 朱佑

    【介绍】:元镇江人,字辅之。朱士宁子。官铅山州、乐平州提控案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