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憬
【生卒】:736—796
【介绍】:
唐陇西人,字退翁。少好学,志行修洁,不求闻达。代宗宝应中,有司议山陵制度,时西蕃入边,天下饥馑,憬褐衣上疏,请遵俭制,时人称之。多学问、有辞辩,德宗时奏对称旨,拜给事中。贞元八年,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精于治道,献《审官六议》,倡选贤节俭薄赋宽刑。性清俭,虽为宰辅,居第仆使类贫士大夫,所得俸不立第宅田产。卒谥贞宪。
【生卒】:736—796
【介绍】:
唐陇西人,字退翁。少好学,志行修洁,不求闻达。代宗宝应中,有司议山陵制度,时西蕃入边,天下饥馑,憬褐衣上疏,请遵俭制,时人称之。多学问、有辞辩,德宗时奏对称旨,拜给事中。贞元八年,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精于治道,献《审官六议》,倡选贤节俭薄赋宽刑。性清俭,虽为宰辅,居第仆使类贫士大夫,所得俸不立第宅田产。卒谥贞宪。
【介绍】:宋人,居灵泉山,字和甫。精医术,深研《素问》、《难经》,见解超人。常济贫病。与黄庭坚友善。有《古今录验养生必用方》等。
字叔业,京兆新丰(今陕西渭南)人。建安初为郡吏,后数任县令,被曹操召署军谋掾。好学有才,尤其精通《春秋左传》。【介绍】:三国魏京兆新丰人,字叔业。博学有才,尤精《左传》。汉献帝建安初,仕郡,举计掾。历
【生卒】:1490—1558【介绍】: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浚。皇甫录长子。嘉靖七年举人。屡应会试不第。博览群籍,善骑射,好谈兵。有《己庚小志》、《几策》、《兵统》、《枕戈杂言》、《三峡山水记》、《子浚
嘉兴(今属浙江)人。起家武举。募海滨盐徒为一军,自胡宗宪任御史至总督,皆委以重任。大小数十战,皆冲锋在前,杀倭甚众,以功授都司。当戚继光任总督时,他为蓟镇南兵营参将,升副总兵。后任广东、福建总兵官。宗
【生卒】:1613—1652【介绍】:清宗室。太祖孙,阿巴泰子。崇德间从攻明宁远、锦州等地。顺治初年,从多铎南下,连破常州、苏州、杭州。进征南大将军,渡钱塘江破明鲁王军,入闽破明唐王军,降郑芝龙等。后
一个十四岁,一个九岁。母将被杀,代母而死。
【介绍】:明宗室,号西池道人。瀋宪王朱胤栘第七子。嘉靖中封安王。乐善忘势,立葆真亭八子会,海内名士乐与之游。穆宗敕褒曰:“孝敬经济”。
【生卒】:1036—1093【介绍】:辽皇族,字胡独堇。耶律仁先子。道宗清宁初,补祗候郎君,累迁永兴宫使。从平耶律重元之乱,授同知殿前点检司事。大安间,为西北路招讨使,镇压阻卜首领磨古斯反叛,中诈降计
【生卒】:435—493字彦孙,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无学术,有吏才,宋世,历吏部尚书、丹阳尹、吴兴太守。齐高帝时,历太常、秘书监、镇西长史。武帝时,历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出为雍州刺史,在州辄杀宁蛮
【介绍】:三国吴吴郡钱唐人。全琮父。汉灵帝时,举孝廉,补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弃官归,拜会稽东部都尉。孙策到吴,举兵先附,策表为丹杨都尉。后孙权以为长史,徙桂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