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柷
【介绍】:
唐秦州天水人。与弟赵晳、赵格、赵榤、赵榑五人,联登进士第。敬宗宝历元年,柷又登制科。文宗大和末,累官左司、金部员外郎。开成元年,兼御史中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令狐楚行军司马。二年,楚卒,柷总节度留务。
【介绍】:
唐秦州天水人。与弟赵晳、赵格、赵榤、赵榑五人,联登进士第。敬宗宝历元年,柷又登制科。文宗大和末,累官左司、金部员外郎。开成元年,兼御史中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令狐楚行军司马。二年,楚卒,柷总节度留务。
【生卒】:896-955太原(今属山西)人。后汉高祖刘暠弟。后汉时任太原尹,专制一方。后周代汉,他称帝于太原,改名旻,国号汉,史称北汉。在位期间,向契丹称侄,受其册封,并请求派军助攻后周。后周显德元年
【生卒】:1802——1868字和甫。江苏泰兴人。道光进士。官历顺天府府丞、太仆寺卿,至署礼、户、工诸部侍郎。先后主持云南乡试,督浙江、云南学政。在乡劝捐赈灾。同治七年卒。【生卒】:1802—1868
【生卒】:?——1848安徽歙县人。嘉庆进士。历官至河南巡抚、工部侍郎,闽浙总督。道光中,勘察河南漳、卫河务,开沟筑坝;疏浚虞城横河、惠民沟、夏邑巴清河等。查办浙江盐务;征讨台湾张丙起事,治办军需,办
【介绍】:唐北平无终人。荣权子。高祖武德间任齐王李元吉记室参军。元吉多匿壮士,九思为诗刺之,元吉弗悟。太宗贞观间,历任主爵郎中、给事中、黄门侍郎。
【生卒】:?—918【介绍】:五代时人。初名休,又名播。唐宰相张濬少子。昭宗赐姓名,以为江淮宣谕使。天复二年,诏俨拜杨行密为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令,封吴王,以讨朱温。已而温杀其父,俨遂留广陵不敢归。行密
【生卒】:32—112【介绍】:东汉扶风平陵人,字仲康。少居太学,习《鲁诗》。章帝集诸儒于白虎观,恭以经明召,与其议。拜中牟令,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累迁司徒,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性谦退,奏
【生卒】:891-946字航川,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人。后梁时为列校,后唐时被石敬瑭录为客将。后晋高祖即位,历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及宁江、义成、保义等军节度使。助立出帝继位,加官平章事,执掌朝政。反对
【生卒】:?——1427字伯益,金坛(今属浙江)人。洪武中,由国子生升任刑部郎中、杭州知府。永乐中,任大理寺少卿、右副都御史。曾督两浙、苏、松诸府粮。仁宗即位,改任大理寺卿。理狱案能平允。应帝令,上言
【生卒】:?—1811【介绍】:清满洲正蓝旗人,觉罗氏,字牧庵。乾隆四十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尝微服出行,访察民隐,擒治强暴,禁革奢俗。卒谥文敏。
【生卒】:?—3【介绍】:西汉淮阳阳夏人,字子佩。从张禹学《易》。举为博士,迁东平太傅。后禹以帝师见尊,荐宣为右扶风,迁廷尉,出为太原太守,累官大司农、右将军。哀帝时迁御史大夫,转大司空,封长平侯。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