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唐
字惟明,象山(今属浙江)人。博学有操行。洪武元年(1368)因通经书被举荐。对策称帝意,特授任刑部尚书。二年上疏建议天下通祀孔子、孟轲。为人强直。曾讲解《虞书》,又曾建议宫中不宜揭武后图。违帝意。不久,被贬到寿州,死。
【介绍】:
明初浙江象山人,字惟明。博学敦行。洪武元年举明经,对策称旨,特授刑部尚书。太祖见《孟子》有“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语,改罢其配享,诏敢谏者罪以不敬论。唐抗疏谏,谓“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孟子配享旋复。后竟以他故谪寿州卒。
字惟明,象山(今属浙江)人。博学有操行。洪武元年(1368)因通经书被举荐。对策称帝意,特授任刑部尚书。二年上疏建议天下通祀孔子、孟轲。为人强直。曾讲解《虞书》,又曾建议宫中不宜揭武后图。违帝意。不久,被贬到寿州,死。
【介绍】:
明初浙江象山人,字惟明。博学敦行。洪武元年举明经,对策称旨,特授刑部尚书。太祖见《孟子》有“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语,改罢其配享,诏敢谏者罪以不敬论。唐抗疏谏,谓“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孟子配享旋复。后竟以他故谪寿州卒。
【介绍】:明湖广江夏人。幼嗜学。建文元年举人。由吏部主事累官太仆寺丞致仕。年八十余,手不释卷。有《历代一览》。
【生卒】:?—前468【介绍】:春秋末卫国国君。名辄。卫灵公太子蒯聩子。灵公卒,夫人以灵公之命欲立郢。郢辞让。于是卫人乃立辄为君。在位十二年,孔悝作乱,立蒯聩,出公奔鲁。后蒯聩为赵简子所围,被逐出奔。
【介绍】:清安徽婺源人,字黼山。余元遴孙。道光十五年举人。官江苏娄县知县,署昆山、元和、青浦。笃志程朱,以居敬、穷理、力行为宗旨。有《广唐书》、《经学管窥》、诗文集等。
【生卒】:?——1853字槐卿。安徽石埭(今太平西北)人。道光进士,发江西为知县。历兴国、泰和、鄱阳。编渔户保甲,赈济水灾。政绩卓异。咸丰三年,率部增援南昌,击败太平军。转战鄱阳,城陷被杀。赠道员衔。
【介绍】:清江苏南汇人,字克修,号省夫。好音律,每习一乐器必精熟而后已。后遵父训改学画,遂善山水。
【介绍】:东汉河南人,字季高。顺帝时,为廷尉。明法律,断狱平允。桓帝元嘉初拜为司徒。永兴元年免官。子訢、孙恭,三世廷尉,为法律名家。
【生卒】:?-825晟子。以父勋拜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宾客。元和初,任夏州刺史,州境大治。迁凤翔陇右节度使及宣武军节度使后,溺于声色,不恤军政,致使士卒变乱,坐贬随州刺史。长庆时充河中等节度使,政事亦无
【介绍】:西汉河内人,字威神。元帝王皇后同母异父弟。成帝立,太后欲比照田蚡而封之,成帝不许。阳朔三年,为侍中,水衡都尉。
字玄平,雍州刺史范晷孙。成帝初,平苏峻有功,封侯,参护军事,转庾亮平西参军,深得庾亮器重。累迁至徐、兖二州刺史、安北将军,都督徐、兖、青、冀四州军事。穆帝时,随桓温北伐,因失期,免为庶人。死于家中,赠
【生卒】:1809—1870【介绍】:清河南鄢陵人,字泉沂,号菊村。嘉兴钱仪吉弟子。道光二十年副榜贡生。幼丧父,事母以孝闻。主讲文清书院十五年,提倡宋儒理学甚力。有《省身录》、《师友札记》、《纪过斋文